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芫荽,又名香菜,属伞形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香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辛香蔬菜。芫荽能耐-12℃的低温,适宜生长温度17-20℃,超过30℃会停止生长。生产中主要为春、秋、冬季栽培,夏季栽培难度大,需要一定的设施,产量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芫荽夏季市场潜力大,售价高。为提高山区农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
3.
“之豇特早30”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培育的特早熟豇豆新品种。目前,已成为我地春季豇豆的主栽品种,该品种早熟性突出,早期产量高,种植经济效益显著,每667m2产值可达6000元左右,笔者根据近几年的经验,现将“之豇特早3”早熟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参...  相似文献   
4.
我地生产的百合主要销往上海市场,年种植面积近2000hm^2,年产2500万kg。但是,随着百合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病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百合生产的主要因素。为实现百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验,将百合病害种类、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薇菜     
薇菜是我县主要野生蔬菜之一。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对野生薇菜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过度采伐 ,薇菜野生资源日渐枯竭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 1996年开始 ,我们先后在大化坪、胡家河、上土市等乡 (镇 )开展薇菜人工栽培试验 ,现已发展到 33 3hm2 ,取得了每 6 6 7m2产值 5 0 0 0~ 6 0 0 0元的好收益。笔者根据近几年的经验 ,现将薇菜人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特征特性薇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属蕨类植物中紫箕科紫箕属 ,主要有紫箕和分株紫箕 ,其食用部分为孢子体嫩叶和茎的加工品。叶有孢子叶和营养叶之分…  相似文献   
6.
甜菜夜蛾世代重叠,近年来在我县为害逐年加重,由于长期使用有机磷等化学杀虫剂后,使其产生较高的抗药性,用药量加大,防治效果下降,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为让人民吃到“放心菜”,笔者引进微生物农药BT悬浮剂防治甜菜夜蛾,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 BT悬浮剂(湖北省农科院微生物实验工厂);80%敌敌畏乳剂(湘南省常德市农药厂)。 (二)试验处理 设每亩用2500/IUBT悬浮剂200g、150g、100g3个处理,以亩用80%敌敌畏100g作对照药剂,并以不施药为空白对照。 (三)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区设在霍山县城关镇顺河街村大白菜地,土壤为砂壤土,pH7.1,肥力中等,小区面积40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用工农16型喷雾器喷药,每亩均兑水75kg,均匀喷雾,施药时间为9月10日傍晚。当日平均气温23.2℃,平均相对湿度为90%,11日晨(约7时)下小雨,雨量2.5mm,药后7无,平均气温23.4-25.4℃,平均24.6℃,平均相对湿度84%-93%,平均89%,雨量29.7mm。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百合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和皖西大别山区生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食用百合无公害栽培对产地环境的要求,并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了百合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日益严重 ,已成为威胁我地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但由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黄瓜霜霉病早期症状相似 ,不少菜农误认为霜霉病 ,用药不当 ,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 ,现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 症状黄瓜角斑病属细菌性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 ,也可侵染茎、叶柄、卷须、果实等。叶片受害 ,先是叶片上出现水浸状的小病斑 ,病斑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 ,黄褐色 ,带油光 ,叶背面无黑霉层 ,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果实和茎上…  相似文献   
9.
秋辣椒是反季节栽培,育苗期间正值光照强,气温高,暴风雨多,育苗难度大。生长期间气温又是由高到低,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时间短,保果期又是隆冬季节,管理中某一环节稍有放松,极易造成损失。经过三年的种植,我们初步找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现总结如下。 一、选择良种 秋辣椒应选用耐高温、抗病毒、生长势强、结果集中、果大肉厚、耐寒的品种。目前,适合我地栽培的品种有:早杂二号、皖椒一号、湘研三号等,尤以早杂二号最理想。 二、精心育苗 小拱棚遮荫育苗。播种适期为7月20日至7月30日,过早病毒病严重,过迟则产量低。苗床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通风好、未种过茄科和瓜类的地块。将苗床整成1.3m宽的畦,用70%国土加 20%河泥和 10%草木灰。每m~2 苗床撒入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呋喃丹颗粒剂各8-10g,防治苗期病虫害及蚯蚓。种子播前在弱光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秋莴苣在我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有的农户选用品种或栽培技术不合理,存在先期抽苔、品质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现将秋莴苣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