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园艺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1984年以来,我们利用棉籽壳加牛粪粉制作蘑菇栽培种,经大床播种应用,效果良好。不仅用料成本低,制作简单,菌种成功率达95%以上,菌种呈颗粒状,播种后发菌点多,菌丝荫发结面快。现简介如下: 一、配方:1.牛粪粉48%,棉籽壳48%,石膏粉1.5%,过磷酸钙1%,石灰1.5%,水适量。2.牛粪粉44%,棉籽壳52%,石膏粉1.5%,过磷酸钙1%,石灰1.5%,水适量。二、生产工艺:1.牛粪的预处理:将新鲜牛粪收集后晒干、粉碎,用适量水将牛粪粉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几年的栽培和辅导生产中,逐步摸索出一种简便易行的预处理陈旧棉籽壳的办法。现介绍如下: 第一步是晒料。在播种前一个星期,将棉子壳在太阳底下曝晒3—4天,晒时可掺进1%的石灰粉。晒后趁热堆起来,并覆盖薄膜放置2—3天。这样可以杀死部分杂菌和虫卵。第二步是堆制发酵。具体作法是:料晒后按每100公斤干料加进石灰粉2%(如晒料时已加石灰,这时可适当少一些)、多菌灵0.2%、料水比为1:1.2~1.4,充分拌匀后堆积起来,堆宽1.5米,高1.2米,长不限,顶部呈龟背型,堆好后四周拍紧,料堆  相似文献   
3.
我市地处丘陵地区,主产水稻,稻草资源丰富。为了帮助农民致富,近年来我们对稻草栽凤尾菇的高产技术进行了探讨,生物效率达到100%。现就室内床栽凤尾菇的几个关键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83年利用棉纺厂的下脚料——废棉屑栽培草菇,收到了每百斤干料平均产鲜菇32.6斤的好效果。现将试栽情况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试验菌种系从福建新民菌种厂引进的试管种,用棉籽壳作培养基接原种和栽培种。菌龄15天,用于室内大床栽培。培养料配方为废棉屑100斤、石灰4斤、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斤,将料拌匀,含水量以手握料有明显水珠滴下为度。料拌好后,堆积48小时。将堆积好的培养料趁  相似文献   
5.
用棉籽壳栽培平菇和凤尾菇时,经常出现菌种播后料面局部或大块的菌种不萌发。据观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薄膜封盖太严密,引起培养料发酵产生的废气积聚氧气不足所致。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严重减产。自1985年以来,笔者在栽培和辅导生产的过程中,对上述出现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收到了明显效果。1.播种后,用木棒、竹签或菌种瓶撑起薄膜,薄膜边缘切忌扎紧,使膜内有足够空间进行气体交换,为菌种萌发创造一个良好的供氧环境。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辅导农民种植凤尾菇时,常发现有菌种播下几天乃至十几天,局部料面菌种仍不萌发,揭开薄膜有一股冲鼻的酸酒气味。据分析,造成菌种块不萌发的主要原因是缺氧。我们湖北地区栽培凤尾菇,秋季播种大多在9月进行,有的甚至在8月底便开始播种,气温比较高;春季室内播种,因气温较低,播种后一般是采用加温  相似文献   
7.
1987年,我们从四川剑阁县菌种厂和湖北沔阳县粮食局菌种厂分别引进大白平菇和沔粮杂交3号平菇菌株。为了解这两个菌株在我地的生长特性,我所于当年秋季进行了比较试验,以平3(引自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为对照。大白平菇和沔粮杂3号平菇均系试管母种,本所转管、接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大白平菇为麦粒,沔粮杂3号平菇和对照为棉籽壳。栽培料均为棉籽壳,每百公斤料用种量沔平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