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揭示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不结球白菜品系的单株产量和8个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性状间的关联度排序为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最大叶叶柄厚>叶片数>最大叶叶长>株高>最大叶叶柄长。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对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影响最大。在不结球白菜育种过程中,注重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性状的选择,同时兼顾其他性状的选择,可以获得单株产量较高的不结球白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耐抽薹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以233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露地栽培,通过对现蕾期和开花期指标进行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综合鉴定评价白菜类蔬菜抽薹性状。现蕾期的变异幅度为39.00~181.00天,开花期的变异幅度为46.00~196.00天,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4.53%和19.80%,表明白菜类蔬菜种质的抽薹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隶属函数法将233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划分为5组,其中极耐抽薹种质80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系数4.5处233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被分为5个类群,第Ⅳ类群极耐抽薹类型包括63份种质资源,均属于隶属函数法划分的极耐抽薹等级,说明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均能有效鉴定白菜类蔬菜种质的耐抽薹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四川烟叶生产质量水平,根据四川雪茄烟种植区生态条件及气候特征,结合项目组多年科研成果及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四川雪茄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产地选择、育苗管理、整地移栽、田间管理、成熟采收和晾制管理等,以促进四川雪茄烟生产提质增效。以期提高四川烟叶生产技术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抓好烤烟生产两不误,本文根据四川烟区生态条件及气候特征,结合项目组多年科研成果及生产实践经验,在当前烤烟春管备耕关键时节,提出了四川烤烟春管备耕技术,以期指导和促进四川省烤烟稳步生产。该技术主要包括苗床期管理、整地施肥、移栽和田间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黄瓜是四川盆地西北丘区种植最广泛的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技术的推广,利用大棚进行早春黄瓜的栽培已成为黄瓜栽培的主要形式.利用大棚栽培黄瓜,可提前播种,提早上市,从而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该区域大棚蔬菜生产原主要位于河流冲积坝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坝区逐渐成为工业区和住宅区,大棚蔬菜生产亦因此逐渐迁往丘区,生产模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摸索,现已集成出一套四川盆地西北丘区大棚黄瓜早春茬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川西北丘区大棚春提早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番茄是四川盆地西北种植最广泛的蔬菜之一,该区域春季番茄的经济价值较高,早春茬大棚番茄栽培是该区域广大菜农增产增收的一个主要途径。该区域大棚蔬菜生产原主要位于河流冲积坝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坝区逐渐开发成为工业区和新住宅小区,大棚蔬菜生产逐渐迁往丘区,生产模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摸索,现已集成出一套四川盆地西北丘区大棚番茄早春茬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赖佳 《长江蔬菜》2014,(10):41-43
以不同浓度的生姜根茎浸提液为供体,以早佳8424西瓜和大白苦瓜为受体,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初步研究了不同浓度生姜根茎浸提液对西瓜和苦瓜的化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生姜根茎浸提液在2.5~20 g/L的浓度范围内,对西瓜和苦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在低浓度时促进作用较为明显,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当生姜浸提液浓度为2.5 g/L时,西瓜幼苗生长最好;浸提液浓度为5~10 g/L时,苦瓜幼苗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8.
绿豆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药食同源小杂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保障四川绿豆大规模生产及绿豆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四川生态条件及地理地貌特征,结合项目组多年科研成果及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绿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主要包括选种、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收获和储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对苗用型大白菜产量的影响。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大田试验建立了苗用型大白菜产量与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苗用型大白菜产量分别随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各试验因素对苗用型大白菜产量影响的大小排序为:施氮量(X_2)种植密(X_1)施磷量(X_3)施钾量(X_4)。交互效应表现为,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种植密度与施磷量呈正交互作用,且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交互效应大于种植密度与施磷量的交互效应。种植密度或氮、磷、钾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苗用型大白菜产量的增加,中等种植密度配施中量氮、磷、钾肥,有利于苗用型大白菜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赖佳  张莉  庄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698-698,778
[目的]为建立合理的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间套轮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生姜根茎浸提液对玉米(Zea mays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浓度在2.5~20.0 g/L时,生姜根茎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在低浓度时促进作用较为明显,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苗粗、根长和根鲜重在生姜根茎浸提液浓度为2.5 g/L时达到最大值,苗鲜重和根粗在浓度5.0 g/L时达到最大值,萌发率和苗高在浓度10.0 g/L时达到最大值。[结论]玉米-生姜间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栽培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