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外源硒对叶用莴苣营养品质和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喷硒(0、0.1、0.2、0.4和0.8 mg.L-1)对叶用莴苣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施硒增加了叶用莴苣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当浓度为0.2 mg.L-1时达到峰值。叶面喷施硒不同程度提高了有机酸总量及柠檬酸含量、苹果酸含量和酒石酸含量,当硒浓度为0.2 mg.L-1时,总酸含量、柠檬酸含量、苹果酸含量和酒石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喷施0.8 mg.L-1外源硒使得叶用莴苣风味物质总量增加了44.15%,其中2-辛醇、4-羟基-4-甲基环己酮、7-十七烷酮、乙酸己酯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2.31%、28.87%、33.46%和80.52%。叶面喷硒可以提高叶用莴苣的营养品质、增加风味物质含量,以硒浓度为0.2 mg.L-1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在重金属Cd(5.943mg/kg)污染下,黑麦草和丛枝菌根对2个品种番茄("德福mm-8"和"洛贝琪")产量,Cd质量分数以及对根际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和丛枝菌根单一或复合处理使2个品种番茄果实、叶、茎、根及植株总干质量不同程度增加,增幅达2.67%~38.42%;同时显著降低2个番茄品种的果实、叶、茎及根部的Cd质量分数,降幅达4.59%~42.45%.番茄叶、根和茎为Cd主要积累部位,果实中Cd积累较少."洛贝琪"表现出Cd低积累特性,其果实Cd质量分数、积累量及植株Cd总积累量均低于"德福mm-8".在Cd污染土壤上,种植番茄的同时套种黑麦草或接种丛枝菌根,可减少土壤中可交换态(EXC-Cd),碳酸盐态(CABCd),铁锰氧化态(Fe-Mn-Cd)及Cd全量,其中土壤Cd全量降幅达8.65%~23.21%("德福mm-8")和15.89%~27.52%("洛贝琪").番茄果实Cd质量分数与土壤可交换态Cd,铁锰氧化态Cd质量分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关系(p0.05).接种丛枝菌根能促进黑麦草的生长及其对Cd的吸收,黑麦草地上部及总生物量、黑麦草Cd质量分数及Cd积累量均显著增加,分析番茄Cd质量分数与黑麦草Cd质量分数,二者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解决传统化肥在肥料利用方面的不足和对果实产量、环境方面的影响,本试验以新型缓释肥料为主题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含有脲酶硝化抑制剂的自制番茄专用缓释肥(special slow-release fertilizer for tomato,TSRF1和TSRF2)和普通复合肥(ordinary compound fertilizer,OCF)、商品缓释肥(commercial slow-release fertilizer,MSRF)、自制番茄专用肥(special compound fertilizer for tomato,TCF)对番茄生物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氮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自制番茄专用缓释肥TSRF1和TSRF2处理较OCF、MSRF、TCF处理分别增加番茄果实干重1.94%、23.24%、26.01%和7.32%、29.75%、32.67%。自制番茄专用缓释肥(TSRF1和TSRF2)处理的N吸收量分别较MSRF、TCF和OCF处理提高了12.57%、36.39、49.75%和24.38%、50.71%、65.47%;与OCF相比,自制专用缓释肥、商品缓释肥、自制专用肥均提高了NPK养分利用率,N、K的利用效率以TSRF2处理最大(14.94%和21.95%),P相对利用率以TSRF1处理最大(20.53%)。土壤有机质含量以TSRF1TSRF2TCFMSRFOCF,且TSRF1和TSRF2的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为各处理最高。【结论】自制的脲酶/硝化抑制剂专用缓释肥(TSRF1和TSRF2)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和酶活性,使养分缓慢释放,从而促进番茄对N、P、K的吸收利用,利于番茄果实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硒在茎瘤芥中的吸收、富集机制,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0、1和2.5 mg.L-1)的Na2SeO3进行茎瘤芥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茎瘤芥对硒的吸收、转化和利用规律,以及硒对茎瘤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硒浓度(1 mg.L-1)下,供试作物茎瘤芥产量提高,未达到显著水平;茎瘤芥中硝酸盐含量下降到最低点,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和Vc则为相反趋势,在Se 1 mg.L-1上升到最高,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46.73%、40.41%和13.36% ;茎瘤芥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随硒浓度升高而增加,且呈显著正相关,较对照分别增加了74.0%~271.5%和46.1%~193.9%,而茎瘤芥有机硒转化率也会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较对照组分别上升了23.57%和19.33%。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纳米沸石500 kg·(667 m~2)~(-1)和普通沸石1 000 kg·(667 m~2)~(-1)不同施用方式(撒施、沟施和穴施)对油麦菜产量、品质、Cd含量和土壤p H、CEC、全Cd含量、有效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油麦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31.5%~227.3%和61.4%~196.0%,且均以撒施处理产量最高;整体上提高了植株VC、氨基酸、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其中沟施处理对提高油麦菜品质的效果最好;植株地上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11.3%~28.8%和2.5%~16.7%,根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0.7%~26.8%和9.9%~21.3%。与对照相比,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各处理分别使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了4.8%~19.0%和9.5%~19.0%,纳米沸石以穴施处理效果最佳,普通沸石以沟施处理效果最佳。与普通沸石处理相比,纳米沸石处理增加油麦菜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及地上部Cd含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黑麦草与丛枝菌根对大田番茄抗性及Cd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在土壤重金属Cd(5.943 mg·kg-1)污染条件下,黑麦草和丛枝菌根对"德福mm-8"和"洛贝琪"2个品种番茄产量、抗性、Cd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和丛枝菌根单一或复合处理使2种番茄叶、茎、根、果实生物量(DW)和植株总生物量(DW)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7%~16.8%、3.0%~16.8%、8.4%~31.5%、4.2%~38.4%和4.5%~36.6%,同时使2种番茄叶和根的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除叶中SOD含量外)降低;黑麦草和丛枝菌根单一或联合处理均减轻了Cd对番茄根尖细胞的毒害,根尖细胞均有恢复正常的趋势,其细胞较完整、细胞壁增厚,可见液泡、细胞核等细胞器。与对照相比,黑麦草或接种丛枝菌根处理使2种番茄果实、叶、茎和根的Cd浓度分别显著下降了6.9%~40.9%、5.7%~40.1%、4.6%~34.7%和9.8%~42.4%;番茄果实中Cd积累量较少,根、茎和叶为主要积累部位。2种番茄的果实Cd浓度和积累量及植株Cd总积累量表现为"洛贝琪"低于"德福mm-8"。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施用量(11250、22500、45000 kg·hm-2)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镉吸收和土壤全镉及有效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显著提高了大白菜产量(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3%~35.2%和16.1%~31.8%。普通沸石以45000 kg·hm-2施用量处理产量最高,纳米沸石以22500 kg·hm-2施用量处理产量最高。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中低施用量(≤22500 kg·hm-2)提高了大白菜氨基酸、还原糖和Vc含量。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分别使大白菜地上部镉含量降低了19.3%~37.4%和9.9%~16.2%,使根部镉含量分别降低了8.1%~27.9%和17.3%~25.4%。施用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镉含量,且降低效果随沸石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施用量与土壤有效镉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591,P<0.01),与大白菜地上部和根部镉含量也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97,-0.766;P<0.01)。与普通沸石相比较,纳米沸石增加大白菜产量、降低大白菜镉含量及土壤有效镉含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黄瓜氮素利用率,减少氮肥对环境污染,采用恒温培养和土培试验研究了专用脲酶硝化双抑制剂缓释肥(CSRF1和CSRF2)在酸、碱、中性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特性以及对黄瓜生长、NPK吸收利用的影响,其中缓释肥中包含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氢醌(HQ)、双氰胺(DCD)。结果表明:在酸、碱、中性3种不同土壤中,氮素释放累积量均表现为普通复合肥(OCF)商品缓释肥(MSRF)自制专用肥(CCF)自制专用脲酶硝化双抑制剂缓释肥1(CSRF1)自制专用脲酶硝化双抑制剂缓释肥2(CSRF2);不同施肥处理对于3种土壤类型影响下的氮素累积释放量顺序为碱性土最大,中性土次之,酸性土最小。铵态氮、硝态氮的累积量大小顺序也为碱性土最大,中性土次之,酸性土最小。不同形态氮在3种土壤中的累积释放量动态以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最好(r=0.952**~0.993**)。通过一级动力学方程,反映了3种形态氮素的最大释放量N0值大小顺序:总N最大,NH_4~+-N次之,NO_3~--N最小,此结果与土壤中不同形态的氮素累积释放特性变化规律相一致。2种专用脲酶硝化双抑制剂缓释肥(CSRF1和CSRF2)显著提高了黄瓜产量(果实干物质量),较OCF、MSRF和CCF处理分别增加了59.1%,30.3%,33.8%(CSRF1)和46.2%,19.7%,22.9%(CSRF2)。与普通复合肥相比,2种专用脲酶硝化双抑制剂缓释肥处理的NPK相对养分利用效率增加了18.52%~24.20%(N),19.27%~20.02%(P),28.54%~35.69%(K)。相较于普通复合肥,黄瓜专用脲酶—硝化抑制剂缓释肥的施用能够延缓肥料中的氮素释放,提高黄瓜NPK养分利用率和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