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玉露桃实生后代的变异和选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根据玉露桃实生后代的产量、成熟期和果实性状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出遗传动态规律,为桃的实生繁殖和实生选种提供理论依据。玉露桃是个优良品种,实生后代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母本遗传性,但也出现变异类型,其中有一些具有超过亲本的优良特性,通过选择和鉴定,提供出选种应遵循的方向,并从而可以进一步选育出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物候期和生长结果习性的观察,发现中华猕猴桃物候期早于美味猕猴桃;短、中、长果枝和徒长结果枝所占的百分比,前者平均分别为50.1%、36.7%、12.7%和0,后者为11.1%、19.1%、47.9%和22.0%.说明中华猕猴桃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美味猕猴桃则以长果枝结果为主.在产量和果实品质上,两者亦有显著差异.中华猕猴桃表现为:结果早、前期产量高、早熟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高,果实耐藏力和商品性不及美味猕猴桃.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叙述多胚性柑桔品种未熟幼胚的早期培养技术,有可能为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一条更有效的途径。使用的是椪柑(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和香水橙 ×枳( citrus sinensis × Poncirus trifoliata)的幼小种子。开花后105天的椪柑种子接种在附加IAA(1ppm)、BA(0.2ppm)、CH(400ppm)的MS培养基上,其中的幼胚能继续“胚性生长”并且增大,同时还形成了大量的胚状体。当这些增大了的胚及胚状体转移到含有NAA( 0.75 ppm)的MS培养基上后,能分化根、茎、叶,并发育成正常的植株。对授粉后75天的香水橙×枳的幼胚也作了诱导,并获得初步成功,它们的部分原胚形成了植株。  相似文献   
5.
温州蜜柑原种产于浙江,五百多年前传入日本经实生选育而成,以后又发展成诸多品系。我国现有的温州蜜柑品系大多是从日本重新引回的。温州市由于过去引种温州蜜柑的时期先后不一,品系良莠不分,且多为私人传播,造成温州蜜柑的品系混杂。以往温州市柑桔育苗甚多,销售遍及全国,因此品系混杂对全国也有一定影响。为了正本清源,七十至八十年代我们对温州市早期引种温州蜜柑的历史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引种时期和来源 温州地区是全国引种温州蜜柑最早的地区。据调查,最早引种的是瑞安县“务农会”,其次是九山(西郊乡九山村),其后是原平阳县郑楼小学(温州师范学校前身)。 一九○八年瑞安县“务农会”,经由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农科学生引入苗木,当时无品系名称。据栽种后果实成熟期推断,可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排除柑桔多胚性对杂交育种的干扰,提高育种效率,进行了成熟种子胚的分离培养研究。证明:一、二级大胚采用普通砂培法,成苗率可达90%以上;在含有GA_3(1ppm)的MS培养基上,三、四级小胚成苗率为80%以上,五、六级小胚也有52.1%发育成苗,为提高杂种实生苗的获得率提供了有效途径。 进一步探讨了各种培养基添加物的生理效应,提出以IAA(1ppm)+CH(400ppm)替代GA_3(1ppm)具有更好的效果,培养的小苗生育健壮,根系发达,为入土成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庆元县温州蜜柑在全国性评比中品质名列前茅,经调查认为是由该地区独特的环境因子所决定的。为此,分析了该地区的柑桔立地条件、气温、光照、雨水等环境因子,并提出了建设优质蜜柑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