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中籼稻穗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其分别为:一次枝梗71.46%,36.08%,千粒重67.79%,9.67%;着粒密度60.77%,23.9%;二次枝梗59.41%,23.22%;穗粒数56.67%,23.38%;结实率54.3,13.39%;穗粒重48.02%,25.64%;穗长38.15%,11.26%。其中穗长的遗传力在不同组合间有较大的差异,最低为10.76%,高的达60.02%,相差6倍;变异系数一次枝梗在不同组合中也有较大的差异,最低为13.66%,高达50.31%,相差4倍。因此在杂交亲本和杂种后代选择时应注意穗长和一次枝梗这两个性状。  相似文献   
2.
信阳土壤锌的现状及杂交水稻施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地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土壤类型有黄棕壤、黄褐土、潮土、水稻土等。通过土壤普查,发现全区土壤表层速效锌含量普遍偏低,土壤缺锌已成为限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障碍因素。1994~1996年我们在对信阳土壤锌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杂交水稻施锌技术作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锌肥耖口基施30~45kg/hm2和蘸秧根3~9kg/hm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智  赵德新  程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01-4002
介绍了稻鸭生态种养技术。以水田为基础,种植优质稻,放养家鸭,应用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模式,生产无公害稻鸭产品。  相似文献   
4.
随着河南省保护地蔬菜面积的不断增加.各种蔬菜市场供应量也逐渐出现了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加之目前农民外出打工收入相当可观.部分农户已开始担心种植效益的问题。根据笔者的实际调研和测算.认为在各种模式保护地蔬菜种植中.越冬温室黄瓜间作苦瓜种植模式效益稳定且相对较高.平均667m2种植净效益在3.5万-4万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要较大辐度地突破现有水稻品种的产量,进行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唯一的出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目标应分三步实现:第一步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第二步比现有品种增产20—30%;第三步比现有品种增产50%以上,即单产达11250Kg/hm~2,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途经主要是杂种优势的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无融合生殖。遗传工程,品种间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6.
<正>越冬温室黄瓜套种苦瓜是我国黄瓜保护地栽培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河南省越冬温室黄瓜栽培中面积最大的一种种植模式。该茬口黄瓜收获期全部在反季节时间段,效益高且稳定。在该茬口的收入比例中,黄瓜占总收入的60%以上,因此,选择适合的黄瓜品种对于越冬温室黄瓜套苦瓜茬种植显得至关重要。‘博新201’是经过大量的试验和示范对比后,选育出的越冬温室黄瓜套种苦瓜茬口专用黄瓜品种,在河南的安阳、开封、郑州、新乡、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烟梗组织结构与吸水性的关系,为烟梗利用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制作烟梗组织切片,称重法测定烟梗吸水率,分析了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烟梗组织结构及其吸水性。[结果]同一年份不同产地的烟梗吸水性可能与髓腔、导管等组织结构有关,而与产地关系不大;同一产地不同年份的烟梗吸水性与年份呈负相关。[结论]烟梗的吸水性与其组织结构、生长年份关系密切,该研究为烟梗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灾害年份晚播玉米生产的可行性和减产原因及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机械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结构相对复杂的专门化生产工具,一般进行作业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操作人员的使用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素质差别较大。同时,作为一种生产工具,随着使用期限的延长,机械零部件也会因正常磨损而引起使用性能下降,影响到正常使用。从农业机械维修的经济方面看,即设备的使用、维修、更新只能以经济寿命为依据。经济寿命是指设备还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由于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使设备的使用经济性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易脱粒的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信杂粳1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