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4篇
  2022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证彩色小麦良种的质量,促进彩色专用小麦产业健康发展,从品种选择,种子繁殖田的选择,播前整地施肥,播种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鸟害防治,去杂去劣,收获、晾晒、贮藏,提纯复壮等方面的总结了彩色小麦良种繁育及提纯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2.
2003-2012年对豫西地区的野生大型真菌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和多处定点普查。对收集标本的分类鉴定,整理出分属于12个科的27种有毒真菌。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芝麻新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南省芝麻新品种产量稳定性。[方法]运用高稳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对河南省2012年芝麻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高稳系数法是一种在芝麻试验方面可行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结论]高稳系数法是权衡高产与稳产2个方面的统计参数(S和 C·V),应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比单讲产量高低或单评产量稳定性要全面些,对指导评价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杏鲍菇菇柄中空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杏鲍菇,菇柄肥大,中实,脆嫩。但是,在栽培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会出现菇柄中空的问题。笔者总结多年来栽培杏鲍菇的经验,并对部分菇农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造成菇柄中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金福菇是台湾洛巴依口蘑的商品名。子实体洁白肥厚,细嫩爽口,营养丰富。其干品中含有粗蛋白27.56%,粗脂肪9.85%,总糖38.44%,粗纤维8.2%,菇味微甜而鲜,香郁适口,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珍稀菇种之一。金福菇近几年才传到北方地区,目前在部分科研所仅有小批量栽培试验,尚无成功地商业性栽培。我们2002年引进金福菇菌株,利用作物秸秆进行适栽性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并总结了利用作物秸秆栽培金福菇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小麦生育后期不同水分、不同时间的处理对小麦产生的生理效应及产量综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生育后期不同时间、水分的处理影响效果不同,水分亏缺迫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灌浆高峰提前,但在花后1~10d轻度亏缺处理,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且在各处理中产量综合指数最好。因此,可以认为,水分相对含量50%~55%,在小麦花后1~10d控水为一个具有特征性与可行性的控水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分析了三门峡地区玉米田杂草的发生消长规律 :①该地区玉米杂草约 15 9种 ,根据杂草发生情况 ,将其划分为 4种生态类型区 ,3种发生型和 3种高度型 ;②玉米田杂草优势种群有 5种 ,分别是玉米—马唐 牛筋草、玉米—牛筋草 马唐 阔叶草、玉米—播娘蒿 野油菜、玉米—婆婆纳 旋花、玉米—旋花 小蓟 ;③玉米田杂草发生与种植方式、管理水平、土壤肥力、施肥种类、土壤质地和气候因子等有密切关系 ;④玉米田杂草出土高峰在播种后15~ 35d(夏播 )和 5 0~ 6 0d(春播 ) ,高峰期出现早晚取决于土壤湿度和降水时间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诱导小麦赤霉毒素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浓度水杨酸 (SA)分别在小麦开花前和开花后进行处理 ,研究水杨酸对小麦离体穗的赤霉毒素抗性诱导和对小麦赤霉毒素胁迫下离体穗的幼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0 0 5~ 0 1mmol·L-1水杨酸处理小麦 ,可使小麦离体穗在小麦赤霉素胁迫下延迟衰老 ,离体穗的百粒重比对照提高 9%以上 ,幼胚培养的绿苗率显著下降 ,愈伤组织出愈率显著上升。低浓度水杨酸对离体小麦抗赤霉毒素诱导无显著影响 ,高浓度水杨酸对离体穗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10.
播期播量对郑芝98N0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芝98N09”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了播期播量对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郑芝98N09在三门峡市豫秦晋黄河三角芝麻生态区的适宜播期为6月1~10日,适宜密度为每亩5000~10000株.随着播期的推迟,株蒴数、蒴粒数减少,千粒重、单株产量降低;同一个播期随密度的增加株蒴数、蒴粒数不断减少,千粒重、产量也不断降低.综上,在豫秦晋黄河三角芝麻生态环境下,郑芝98N09采用每亩10000株密度下的适期早播模式有利于其群、个体的发育,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