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叶海棠种群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杂种指数和形象化散点图法, 探明了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 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 经过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形成现今这样极其复杂多样的渗入杂交群体, 该群体为3 个种的杂交复合体。由于杂种的全部或部分能育子代中发生的基因重组和增加基因的突变, 丰富了物种的基因库, 从而深入的揭示了变叶海棠具有多种高抗性的遗传机理。在变叶海棠居群内保护或栽植适量的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 对于保持和促进变叶海棠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 S.S Chang)雌雄异株,仅分布在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附近的石灰岩壁上,目前调查仅发现5株野生植株.本文主要采用形态学、解剖学及生态学方法对北碚榕及其近缘种(大果榕、苹果榕)的形态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雌雄植株在形态结构上差异显著,雄株:叶呈卵圆形,纸质,平均直径约为3.90 cm ,圆盘形;雌株:叶呈长椭圆形,硬纸质,平均直径约为1.51 cm ,梨形;在叶的形态结构上北碚榕雄株类似于大果榕;雌株叶形与两种榕树不相同.雄株花序形态结构上,近似于两者而雌株花序与其相比差异较大.②雌花只存在于雌性隐头花序内,在雌花期时发育成熟,雌花花柱呈棒状,子房球形;雄花序内有瘿花和雄花,瘿花于间花期成熟,雄花于雄花期发育成熟;瘿花花柱呈喇叭状,子房倒卵形;雄花具雄蕊2枚,分布在苞片周围,并不散生在花序内;三种花的形态结构特点与传粉小蜂的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北碚榕(FicusbeipeiensisS.SChang)雌雄异株,仅分布在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附近的石灰岩壁上,目前调查 仅发现5株野生植株.本文主要采用形态学、解剖学及生态学方法对北碚榕及其近缘种(大果榕、苹果榕)的形态特 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 雌雄植株在形态结构上差异显著,雄株:叶呈卵圆形,纸质,平均直径约为 3.90cm,圆盘形;雌株:叶呈长椭圆形,硬纸质,平均直径约为1.51cm,梨形;在叶的形态结构上北碚榕雄株类 似于大果榕;雌株叶形与两种榕树不相同.雄株花序形态结构上,近似于两者而雌株花序与其相比差异较大.② 雌 花只存在于雌性隐头花序内,在雌花期时发育成熟,雌花花柱呈棒状,子房球形;雄花序内有瘿花和雄花,瘿花于 间花期成熟,雄花于雄花期发育成熟;瘿花花柱呈喇叭状,子房倒卵形;雄花具雄蕊2枚,分布在苞片周围,并不 散生在花序内;三种花的形态结构特点与传粉小蜂的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保护区有大型真菌53科111属 181种,其中木生真菌97种、寄生真菌3种、土生真菌81种;含5种以上的科为多孔菌科、伞菌科、红菇科、小皮 伞科、口蘑科、牛肝菌科、球盖菇科、刺革菌科、鹅膏菌科、小伞科;含4种以上的属为红菇属、鬼伞属、皮伞属、 多孔菌属、鹅膏菌属、马勃属、小菇属、灵芝属;从属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分布属(73.87%)、泛热带分布属 (13.51%)和北温带分布属(12.62%),表现出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湖北和陕 西较为接近,而与川西地区的区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5.
在测定重庆市仅有的蚊母树属3物种33个个体的32项形态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物种形态分化及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①各物种在个体水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但分化程度不一;②蚊母树属植物营养器官形态分化较繁殖器官明显,说明繁殖器官受环境影响较小,性状较稳定;③3物种间鉴别性状明显,种间界定较为准确;④3物种间亲缘关系存在一定差异,在系统地位上中华蚊母树处于小叶蚊母树和杨梅叶蚊母树之间,与小叶蚊母树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杨梅叶蚊母树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种子植物的调查及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得出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如下: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保护区内种子植物起源古老;保护区内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复杂;保护区内优势科明显;保护区内种子植物区系有明显的从热带到温带过渡的性质;中国特有分布突出.  相似文献   
7.
选取两个典型样地对金佛山甑子岩植被演替与恢复进行动态监测,结合稀疏曲线法、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法分析比较了两样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研究表明:①位于陡岩区的样地植被生长和恢复状况良好;而位于平缓区的样地,受采矿等相关活动干扰较大,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了逆行演替,在得到一定的保护后,群落演替由逆行演替又渐渐恢复到正常的顺行演替之中。②离人居地较远的样地,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越高,稀疏曲线越陡峭;而离人居地较近的样地则相反。③人为影响对上述地区植物群落的影响非常大,应加大甑子岩生态环境管理力度,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重视退化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三峡库区消落带抢救植物中华蚊母的种子为材料,测量其含水量、吸胀度及种子活力,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观察其萌发特性以寻找最佳萌发条件,提高成活率.结果表明:中华蚊母种子千粒质量为2.303 3 g,平均长宽分别为0.483和0.236 cm; 种子含水率为9.909 7%; 种子吸水性较好,种皮通透性好; 种子最佳浸种时间为20 h,其活力百分数大于81%; 最佳萌发条件是:在pH=11和光照强度为43.60 μmol/(s·m2)的条件下,浸种温度40 ℃、培养温度为20 ℃.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及合理开发大型真菌资源,对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大型真菌163种,隶属43科98属。其中,食用菌69种,药用菌53种,毒菌31种,外生菌根菌37种和木材腐朽菌33种。保护区的大型真菌按植被类型分为阔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针叶林型、竹林型和荒地型5种群落类型。该区有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是主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食用、药用和营林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余顺慧  邓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01-12004
在分析长江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些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