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40%水胺硫磷乳油200、267、400ppm药液杀桃小食心虫卵,药效为86.3%~100%,药后果面触杀初孵化幼虫,200、267ppm药效为55.8%~74.6%,但未杀死的幼虫蛀入果皮后即100%死亡。田间喷药后20天以内残效杀蛀果初孵化幼虫。3种浓度均达100%;30天以内效果仍在93.2%~100%,而且267ppm药液能100%的杀死已蛀果3天的幼虫。  相似文献   
2.
书讯     
谌有光研究员等的新著(无公害·绿色·有机苹果、梨病虫害防治)已由陕西出版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从事落叶果树病虫害研究和技术工作逾半个世纪,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宝贵的科学资料,近十多年来先后对果实套袋、果品贮藏、果品国际贸易、果品食品安全、危险性病虫害防范及灾害性气候的预防和补救等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  相似文献   
3.
利用杀虫带防治枣尺蠖枣尺蠖为我国枣区重要害虫之一,在某些苹果园也造成严重为害。我所经多次试验研制出“长效尺蠖灵”,已累计防治枣树和苹果树共30多万株,防效在93%~99%,残效期45天以上。该方法省工省力,可节约成本50%以上,对天敌影响较小。据观察...  相似文献   
4.
1982年10月份全国植保总站在大连召开了北方果树植保工作综合防治经验交流会。会上反映,苹果腐烂病、炭疽病、轮纹病、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及叶螨类等主要病虫的防治技术都有进展。为尽快将现有科研成果及经验应用于生产,经过座谈讨论,分别由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张慈仁、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邱同铎和陕西省果树所谌有光同志执笔,撰写了渤海湾、黄河故道及晋、陕、甘三省三个大区的苹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新郑枣产区是全国驰名的产区之一,不仅产量大,而且质量佳,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群众誉为“摇钱树”。但多年来病虫危害一直困扰着枣树生产,特别是近几年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引起了各级领导部门的关注,也是枣农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我们曾在本枣区工作过,对虫害防治工作有如下意  相似文献   
6.
桃小食心虫在黄河故道地区苹果树上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在黄河故道地区苹果树上一年发生2—3代。越冬幼虫出土期间55—60天,盛期在6月上中旬。成虫发生始期在6月初,终期9月中旬末。由于越冬幼虫出土期长,各代发生不整齐,世代衔接或重叠。但仍出现3个成虫高峰期,即: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上中旬,8月下旬至9月初。脱果的老熟幼虫滞育始期在7月末,盛期在8月中旬,8月末全部入土结冬茧。成虫产卵对苹果品种有明显的选择性,当早、中、晚熟品种同时存在时,嗜好在中熟品种上产卵,其中以金帅为最嗜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昆虫信息化合物的研究发展很快,对于信息素次要成份的分离鉴定及其作用的研究也不断深入。1969年Roelofs等最早鉴定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h),以下简称梨小]。性信息素的主要成份为顺—8—十二碳烯醋酸酯(Ⅰ.简写为Z8—12:AC)。1973年Beroza等,1974年Roelofs等报导在顺—8—十二碳烯醋酸酯中加入小比例的反式异构体(Ⅱ.  相似文献   
8.
黄品龙  邱同铎 《中国果树》1993,(4):13-14,17
枣叶锈螨以成螨和若螨危害枣树和酸枣,造成枣花焦枯,花而不实,红枣减产20%—30%。于5月中下旬树冠喷洒50%硫悬浮剂4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1986—1990年对黄河故道地区苹果树主要病虫害,根据其发生特点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以害虫减少化防用药次数、病害提高防治效果为主攻目标,采取结合、兼治、综合、协调的策略,经过研究提出了主要病虫的防治要点和综合防治技术,并对综合防治各单项措施的相互配合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黄河故道地区苹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同铎 《果树科学》1994,11(1):58-61
1986-1990年对黄河故道地区苹果树主要病虫害,根据其发生特点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以害虫减少化防用药次数、病害提高防治效果为主攻目标,采取结合、兼治、综合、协调的策略,经过研究提出了主要病虫的防治要点和综合防治技术,并对综合防治各单项措施的相互配合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