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鄂西鹤峰县、保康县,鄂东罗田县等地的主要林下种植模式进行调查,并以厚朴+箬竹、板栗+茶叶模式为例,分析了立体种植模式产生的综合效益,为今后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刺嫩芽是近几年来市场上倍受人们青睐的1种森林蔬菜。在刺嫩芽野转家栽培过程中,由于种子自然萌发能力较弱,苗木供应不足,阻碍了其野转家栽培的进程。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鹤峰森林药材研究所经过2 a时间的研究,其结果表明:经过用醋处理了的刺嫩芽种子出苗量最多,为35株/m2,而未处理的仅为5株/m2。这一研究成果保证了刺嫩芽野转家栽培的苗木来源。  相似文献   
3.
天保工程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对鹤峰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等重要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与天保工程实施前比较,结果表明:5年来,鹤峰县天保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显著,折算总效益784 959.90万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96年杜仲密植栽培的高生长、地径生长、胸径生长及树干性状进行随机重复抽样分析与杜仲常规造林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杜仲密植栽培高生长迅速,干形通直,分枝高而少,弯曲、下垂少。而常规栽培高生长缓慢,干形通常弯曲且多为下垂,分枝矮而多。地径和胸径略大于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5.
典型相关分析在油桐选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Shaw]选优数据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油桐优树综合产油因子关系较密切的生长因子首先是绝干子含仁率、鲜子出干子率、树龄、枝下高、丛生果个数,其次是干仁含水率、单果重、鲜果出鲜子率、树高、层间距。利用典型相关方程对40株决选优树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Ⅰ类中选含油率高的单株与在Ⅱ类中选产量高的单株,可作为下一步的无性系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鹤峰县林业局在接到湖北省林业局鄂林天办[2005]3号文件关于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监测工作的通知后, 局领导班子迅速召开会议,下发了鹤峰县林业局天然林资源管护总站[2005]1 号文件,并组建成立了以局长、总支书记钟家瑜为组长,副局长向家恒、韩才金、孟思龙为副组长,局股室负责人、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负责人为成员的天保工程效益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天保工程效益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天保办,具体组织天保工程效益监测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主要造林树种冰雪灾害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8年2-3月,采用典型取样法,设置20 m×20 m的方形样地,对湖北省受灾较重的鄂东南和鄂西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冰雪灾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鄂西南林木的受害率、受害级和受害指数分别比鄂东南高2.0%、12.0%和12.1‰2)鄂东南常绿树种受害率、受害级和受害指数分别比落叶树种高177.0%、260.0%、117.2%,而鄂西南常绿树种比落叶树种分别低23.4%、33.0%、33.0‰3)针叶树种的受害率、受害级和受害指数分别比阔叶树种高14.7%、46.7%、48.2‰4)引进树种的受害率、受害级和受害指数分别比乡土树种高54.4%、95.5%、92.6‰5)林分结构对林木冰雪灾害有重要影响.林分密度过大或过低均会使林木受灾程度加重,纯林比混交林受灾严重.7)地形因子直接影响着林木灾害发生程度,并表现出高海拔比低海拔严重,北坡比南坡严重,上坡比下坡严重,陡坡比缓坡严重.8)科学的经营管理措施如及时的抚育问伐和合理施肥等有利于减轻林木冰雪灾害.建议:进一步开展主要造林树种冰雪灾害发生机制和风险评估研究;重视优良乡土树种,慎重引进外来树种,但不能轻易放弃日本落叶松和柳杉这2个引进树种;贯彻适地适树原则,做到科学造林育林;注重培育近自然混交林;对天然林进行必要的抚育性间伐.  相似文献   
8.
鹤峰县箬竹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野生箬竹资源的过度采摘导致了箬竹资源的不断减少,通过调查鹤峰箬竹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轮采和人工栽培厚朴是箬竹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有机结合的两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影响厚朴--箬竹立体套种造林成活率和出笋数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厚朴———箬竹立体套种模式是适应恩施武夷山地区退耕还林的一种新模式,几年来,我 们对影响其造林成活率和出笋数的因素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时间和箬竹年龄 是影响造林成活率和出笋数的主要因素,2月份栽植的1a生箬竹的成活率及出笋数最高。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对杜仲密植栽培与常规栽培高生长、地径生长、胸径生长及树干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杜仲皮的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密植栽培与常规栽培的产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密植栽培的杜仲皮每67m。的产量在111.0~134.5kg之间,平均为122.8kg,常规栽培的产量在40.9~44.2kg之间,平均为42.6kg,密植栽培的平均产量是常规栽培的2.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