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5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磁化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简述了国内外关于磁化水应用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介绍了磁化水在促进作物种子萌发、增强抗逆性以及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垦农4号为材料,在R5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了根系活力、硝态氮、可溶性糖等指标。结果表明:SOD模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提高了大豆的根系活力,其中SODM处理明显增加了根系内游离氨基酸积累量和输出量。并在喷药后5—30d,SODM和DTA-6提高了根系内硝态氮、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这为根系生长的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在喷药后30d内,氯化胆碱处理下的各生理指标变化波动较大。综合分析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改善大豆根系内同化物代谢水平,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宫占元  马光恕  郑殿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286-1288,1294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芽位马铃薯母薯生理代谢及根系形态的变化,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长的调控效应。[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浸种使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母薯生理代谢及根系理化性状变化,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育进程的影响。[结果]DTA-6可以提高顶部芽位母薯播后21 d内还原糖含量,对播后42~56 d根系长度、根系体积及根系干重均有提高的调控效应;DTA-6可以提高基部芽位母薯播后7~28 d内可溶性糖含量,但减少播后42~49 d根系干物质积累。SODM对顶部芽位母薯的调控效应与DTA-6基本相同,但是它对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的效果好于DTA-6。就基部芽位母薯而言,SODM可以提高播后7~28 d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播后42~49 d内根系干物质的积累,但调控效应较弱。[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通过调控马铃薯母薯生理代谢及根系形态的变化进而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4.
DTA-6浸种对大豆苗期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DTA-6浸种对大豆苗期叶片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30~120mg/L)的DTA-6浸种增加了可溶性蛋白含量,以P120处理效果最好;DTA-6浸种各处理的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均高于CK,以P120处理效果最好;DTA-6浸种各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均低于CK。  相似文献   
5.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利用垂直板发芽试验研究了化控种衣剂(HK)和常规种衣剂(ND)对大豆幼苗侧根原基发生的影响,并对侧根原基发生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1)种衣剂包衣后,侧根原基发生区长度明显比对照(不包衣的种子为对照,用CK表示)增加,从大到小依次为:HK>ND>CK;(2)种衣剂处理加快了侧根原基的发生进程,总的趋势是HK>ND>CK,经F检验表明,处理和对照差异极显著;(3)侧根原基的发生状况与侧根原基发生区内源激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侧根的发生是几种植物内源激素相互协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生长素类物质在诱导侧根原基的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应用种衣剂可以提高侧根原基发生的数量,缩短侧根原基的发生时间,其中以化控种衣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神经网络应用于天气预测的可能性,及国内外用神经网络预测天气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以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为试验材料,于第1片复叶展开期进行150mmol/L的混合盐碱胁迫及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调环酸钙(Pro-Ca),再继续培养15d后取样,研究不同浓度的Pro-Ca对绿豆苗期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Pro-Ca(100mg/L)可通过增加渗透物质含量、提升抗氧化酶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来维持细胞渗透势,消除活性氧,降低膜质过氧化程度,保护细胞膜结构,从而缓解盐碱胁迫对绿豆幼苗植株造成的伤害,提高绿豆幼苗抗盐碱的能力,具体表现为100mg/L Pro-Ca处理下绿丰2号和绿丰5号株高分别降低29.64%和21.72%,地下干重分别增加33.33%和50.00%,根冠比分别增加42.86%和8.33%,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5.77%和18.55%。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大豆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理化进程并降低产量,其中水分胁迫是所有其他非生物胁迫(高温、低温、土地瘠薄、盐碱等)损失的总和。为了提高大豆在水分胁迫中的抗逆性,通过归纳水分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研究现状,总结干旱和淹水胁迫对大豆形态结构、生理指标及产量指标的影响,分析抵御水分胁迫的应对措施和有效方法。指出目前抗旱防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降低水分胁迫对大豆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烯效唑(S3307)在寒地红小豆生长中缓解低温伤害、保护根系的作用,建立红小豆抗冷生产技术体系,达到保产增产的目的,在盆栽条件下,以两个红小豆品种宝清红(耐冷型品种)和天津红(冷敏型品种)为材料,于苗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5℃,分别持续1,2,3,4,5d)和叶面喷施20mg·L^-1S3307处理,对红小豆根系抗寒生理指标、产量及不同温度敏感性红小豆品种的S3307响应差异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幼苗期低温导致红小豆根系逆境生理指标发生变化,低温诱导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强,引起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提高,同时也促使MDA含量上升,最终导致红小豆产量下降。与常温条件相比,喷施清水的宝清红和天津红,低温处理3d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59.21%和52.57%;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12%和25.39%;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了14.92%和11.01%、5.93%和0.75%、53.33%和13.33%。低温处理5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6.27%和3.15%;MDA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5.41%和51.08%、产量分别显著下降了19.39%和41.69%。低温条件下,喷施S3307与喷施清水的宝清红和天津红相比较,处理3d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2.01%和0.46%、8.55%和1.40%;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3.45%和24.06%、POD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3.60%和15.95%,CAT活性分别提高了4.35%和5.88%。处理5d时,MDA含量分别降低了9.05%和4.37%;产量分别显著提高23.06%和43.88%。综上,S3307通过增加可溶性物质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保护酶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低温伤害,进而降低低温对红小豆造成的产量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红小豆栽培和生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小豆是重要的豆类作物,在我国种植范围较广。笔者综合了国内大量研究成果,概述了红小豆栽培技术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红小豆生理水平的研究进展。基于红小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展望了红小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