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7篇
  4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摸索白花前胡在黔北地区最佳的种植方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白花前胡产量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覆银膜+漂盘育苗移栽和覆银膜产量最高,以覆黑膜+漂盘育苗移栽次之,其后分别是覆黑膜、覆白膜+漂盘育苗移栽、漂盘育苗移栽、以常规直播最低。纯收益最高的是覆银膜处理,其次是覆黑膜处理,再次是覆银膜+漂盘育苗移栽处理和覆黑膜+漂盘育苗移栽,其余处理纯收益均为负数,尤以常规直播最甚。  相似文献   
3.
在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NCⅡ)对来自不同生态区域优良夏秋用家蚕品种资源的配合力进行测试的基础上,选择各数量性状总配合力效应值表现突出的成对品种资源作为育种新材料的骨干亲本,同时插交不同特殊性状亲本,通过级进育成杂交方法组配成几个综合性状更加优良的育种新材料。新材料在春、夏、秋季不同饲养环境下定向培育,经多代活蛹缫丝选择,分别育成了2个中系家蚕品种C9、云竹1与2个日系家蚕品种秋湘A、秋白B,并进一步组配成了四元杂交新组合C9·云竹1×秋湘A·秋白B(韶·辉×旭·东)。实验室鉴定、农村饲养及种场繁育结果表明,韶·辉×旭·东具有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丝长、洁净优、蚕种易繁育的特点,其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在夏、秋季进行的实验室联合鉴定中,新品种杂交组合的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组合932·芙蓉×7532·湘晖(9·芙×7·湘)高7.4%、8.0%,一粒茧丝长为1 153.5 m,解舒丝长904.1 m,洁净96.04分。育成的优质高产家蚕新品种韶·辉×旭·东适合在我国南方蚕区与长江流域的夏秋蚕季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对FSAE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在符合大赛规则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FSAE赛车高速性能要求的进气系统,即在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安装稳压腔.首先利用CATIA软件绘制两种进气系统的3D模型(含有稳压腔和不含稳压腔),再将其导入到ANSYS软件中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证明带稳压腔的进气系统在进气速度的均匀性与进气压力稳定性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刺五加的茎尖为试验材料,将叶片接种于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对其进行不定芽的诱导、芽的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经直观分析、极差和方差的分析得出结论:刺五加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添加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的最佳水平组合为:6-BA1.5 mg/L+NAA0.15 mg/L+IBA0.1mg/L,其平均诱导率可达87.5...  相似文献   
6.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涉及许多昆虫生理功能,包括对信号分子的代谢、宿主植物的适应性及杀虫剂的抗性等.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的种类仅次于鞘翅目(Coleoptera),包含了大量的农业害虫.根据鳞翅目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 L.)的基因组数据,开展CYPs的全基因组学分析,在该基因组中发现了110个可能的CYPs,可分为29个家族,其中有大量CYPs以串联重复形式排列.将分析所得序列与蝶类昆虫黑脉金斑蝶(Danaus plexippus L.)和模式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的CYPs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在CYP2与线粒体集团(clan)中存在12对CYPs直向同源基因,而CYP3与CYP4集团的CYPs呈现种属特异性扩增趋势.通过比较分析鳞翅目昆虫与其他非鳞翅目昆虫的CYPs发现,鳞翅目昆虫之间不仅存在更多的直向同源基因对,而且鉴别出的直向同源基因群也更多,但出现新的家族与亚家族数量相对较少.不同鳞翅目昆虫基因组中的CYPs存在相当广泛的线性保守现象.这些不同昆虫间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将促进鳞翅目昆虫CYPs的研究,也有助于害虫治理新靶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毒(RV)糖蛋白(G)、尾随序列、聚合酶、G-L间隔区决定了其神经侵袭力,并且G基因、G-L间隔区携带病毒遗传差异性及流行病学信息.为研究云南省RV的分子差异和进化关系、探索同一毒株不同基因片段是否发生重组,本研究选择云南省2006年~2011年来自不同地州的18份RV阳性样品,对G基因、G-L间隔区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实验表明云南RV血清Ⅰ型和基因Ⅰ型病毒株存在2个遗传谱系(China-Ⅰ和Thailand),其中China-Ⅰ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遗传亚谱系(China Ⅰ-1~China Ⅰ-3).3个病毒样品(YNYL2010、YNQJ07、YNRL022011)G基因、G-L间隔区分析结果存在差异,在G基因系统发育分析中,YNYL2010、YNQJ07、YNRL022011分别属于遗传亚谱系China Ⅰ-1、China Ⅰ-2、Thailand,而在G-L间隔区分析中,则分别位于China Ⅰ-2、China Ⅰ-3、China Ⅰ-1.结果表明云南省RV G基因和G-L间隔区基因序列具有遗传差异,相同遗传(亚)谱系的病毒株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旨在建立一个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智能灌溉系统。系统将YL-69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发送到单片机中进行信息处理,同时将分析的信息数据通过LCD1602进行显示,当达到报警值时,系统报警,同时打开水泵,自动灌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等2种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种源白及Bletilla striat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关系,为白及种质的鉴定、分类、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从100个ISSR引物和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用Popgene 32.0计算来自浙江、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32个不同种源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和遗传距离,用NTSYS-pc 2.10e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88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7.0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174个,占总扩增片段的92.20%;从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16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6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202个,占总扩增片段的93.52%。综合ISSR和SRAP的标记结果发现:四川白及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贵州最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和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结果显示:聚为一类的白及种源大多来自同一省份,云南省与四川省白及种源的遗传距离较近,浙江省和贵州省白及种源的遗传距离较近,说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的重合,但并不呈正相关。  结论  本研究所选白及种源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ISSR和SRAP标记技术均可有效揭示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图4表4参25  相似文献   
10.
以辽宁省11个种源(白石砬子(D)、凌源市青龙河自然保护区(L)、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LT)、庄河市仙人洞镇(P)、本溪市清河城镇(Q)、新宾县苇子峪林场(X)、西丰毕家沟(XB)、阜新彰武县章古台镇(Z)、清原县湾甸子镇(W)、西丰任家沟(XR)、西丰大十银沟(XD))的112个蒙古栎家系的种子为材料,对其种长、种宽、单粒种子质量、种壳质量、种壳厚和种仁质量等6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各性状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为11.61%~51.43%,各家系遗传力变化于0.89~0.99,属于高遗传力,有利于家系的评价选择;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除种壳厚外,种长、种宽、单粒种子质量和种壳质量对种仁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种子性状对种仁质量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最大的为单粒种子质量,其次为种壳质量。间接作用最大的为种壳质量通过单粒种子质量对种仁质量的负影响,其余间接作用较小。利用综合评价法,以5%的入选率对各家系进行综合评价,家系D_(17)、W_(11)、W_1、W_8、D_5和W_(12)入选,入选家系种长、种宽、单粒种子质量、种壳厚、种仁质量和种壳质量的遗传增益分别为7.50%、11.11%、31.40%、-12.16%、38.61%和4.49%。以20%的入选率对各种源进行综合评价,种源W和WB入选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