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研究兰州肉苁蓉营养繁殖茎与寄主植物红砂的寄生机制。【方法】对兰州肉苁蓉的营养繁殖茎进行形态学观察,比较其与同属植物形态结构的差异,并结合石蜡切片法分析其功能。【结果】兰州肉苁蓉具有特殊的"营养繁殖茎(Vegetative propagate stem)",其从寄主红砂吸收营养物质具有2种方式:末端寄生方式和非末端寄生方式。末端寄生时膨大的营养繁殖茎将红砂根末端封闭包围,并侵入红砂根的木质部和韧皮部;非末端寄生时营养繁殖茎不膨大,其在与寄主根的接触部分与寄主发生连接,营养繁殖茎只与寄主根的韧皮部发生连接。营养繁殖茎的表面生长出芽体,形成营养繁殖体。【结论】兰州肉苁蓉的营养繁殖茎具有吸收营养和进行营养繁殖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毛尾线虫俗称鞭虫,为肠道常见寄生线虫,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2015年11月,江西某猪场育肥猪出现腹泻症状,粪便带黏液和血液,部分病猪死亡;剖检发现猪肠道内充满了线状虫体;依据发病猪症状和虫体、虫卵的分析,初步确定该病为猪毛尾线虫病。采用通用引物扩增分离线虫的基因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结果显示分离虫体的ITS序列与猪毛尾线虫ITS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8%,从基因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该病原为猪毛尾线虫;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18条来自不同地区毛尾线虫的ITS序列相似性均93.5%,其中,与湖南益阳地区的猪毛尾线虫(AM993005)亲缘关系最近。试验结果为建立猪毛尾线虫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棉花黄萎病是制约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生产上未发现有效的根治办法,使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从基因库中挖掘抗黄萎病相关基因,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工作的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根据在GenBank中检索到抗黄萎病基因SDAHP(GU479467,1,3-脱氧-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从陆地棉基因组数据库中检索到3个同源基因(NM_016893351.1,XM_016849738.1和XM_0168151150.1),根据3个同源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陆地棉cDNA为模板进行克隆,获得3个目的基因,依次命名为GhDAHP-1、GhDAHP-2和GhDAHP-3。利用ProtParam和Prot Scale等在线软件对目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分析黄萎病菌诱导后目的基因在陆地棉叶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GhDAHP-1序列全长1983 bp,氨基酸总数为539,分子质量约59.45378 kD,理论等电点pI为8.7;GhDAHP-2序列全长1832 bp,氨基酸总数516,分子质量约57.02998 kD,理论等电点pI为7.68;GhDAHP-3序列全长1652 bp,氨基酸总数517,分子质量约56.95491 kD,理论等电点pI为8.52。系统进化树分析,GhDAHP与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indii)、木本棉(Gossypium arboreum)的亲缘关系最近。棉花叶片在黄萎病菌的处理下,GhDAHP基因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推测受到黄萎病诱导后,GhDAHP基因可能参与了黄萎病菌侵染的防卫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了解鲥鯸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物种相似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2018年秋季鲥鯸淀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鲥鯸淀检出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蓝藻(Cyanophyta)、裸藻(Euglenophyta)、隐藻(Cryptophyta)、甲藻(Pyrrophyta)6门99种,浮游植物的数量在3.68×107~8.22×107 cells/L,生物量在18.96~200.9 mg/L;各采样点相似性指数变化在0.26~0.52,介于轻度相似和中度相似,相似性较低;优势度分析显示值在0.07~0.31,该水域浮游植物优势度较低,种类较多;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结果分别在4.05~4.82与0.7~0.85,表明该地区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稳定;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TLI值)表明该地区处于轻度富营养与中度富营养状态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以氮、磷为主的环境因子影响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鲥鯸淀秋季水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稳定,氮、磷为主的营养元素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陇油9号"白菜型油菜幼苗为试材,利用低温培养箱模拟低温条件,通过叶面喷施复合外源物质,研究了复合外源物质对白菜型油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抗寒性植物水提液为基液配置的复合外源物质处理可使油菜幼苗在低温(0±1)℃胁迫下保持相对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葡萄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脯氨酸(Pro)含量,减少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提高了"陇油9号"白菜型油菜幼苗的抗寒性;复合外源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陇油9号"白菜型油菜幼苗的抗寒能力,有效降低"陇油9号"白菜型油菜幼苗的冻害。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面条的基础上加入具有保健功能的火龙果皮和柚子皮,研制一种新型营养保健生鲜面,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生鲜面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以干面粉的质量为基数,柚子皮与水在制浆时的质量比为1∶2,柚子皮浆与火龙果皮浆质量比为1∶1,混合浆添加量30%,压延次数10次,食盐添加量1.0%。制得的产品组织细腻,色泽呈悦目的淡紫红色,口感光滑有弹性,无特殊异味且具有柚子的清香。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的新现猪圆环病毒3型(PCV-3)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OFR2基因设计了2对扩增PCV-3和PCV-2的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各反应条件,建立同时检测PCV-3和PCV-2的双重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CV-3和PCV-2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均为1.0×103拷贝/μL,而对猪伪狂犬病毒(PRV)、猪delta冠状病毒(PDCo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及猪瘟病毒(CSFV)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了临床上256份样品,结果表明,PCV-3和PCV-2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0.78%(2/256)和86.3%(221/256),仅有1份样品为PCV-3和PCV-2混合感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39%(2/256)。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CR方法敏感、特异,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猪群中PCV-3和PCV-2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其中多溴联苯醚(PBDEs)又是POPs中的一种,所以全面了解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其对生物体的毒理学效应对于环境的治理和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内容]本文简要归纳了多溴联苯醚在土壤、水体中的残留和相互之间的迁移、转化,总结了多溴联苯醚对生物体的急性毒性和生理生化毒性,并分析了多溴联苯醚对生物体抗氧化系统、机体组织器官的和生物遗传的影响,对接下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建议]针对多溴联苯醚在环境和生物体中具有高毒性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多溴联苯醚的使用、加强对含多溴联苯醚废弃物的处理,禁止进口电子垃圾,选取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进行生产等措施,并对发展新型溴代阻燃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分别就新形势下传统食品制造业及新兴食品衍生行业人才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并论证地方高校依托产教融合培养"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科学性、明智性、便捷性。在总结我国食品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典型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探讨该模式实践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为食品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