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近年来,随着辣椒栽培面积的扩大和世界范围的种子流通,辣椒细菌性疮痂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的发生日趋严重,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匈牙利、印度、意大利、新西兰、土耳其、以色列、希腊、南部非洲、古巴及智利等近60个国家,细菌性疮痂病已成为辣椒上主要的细菌病害,给生产造成严重威胁(Cook&Stall,1982).在雨季到来时往往引起季节性大流行,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威胁着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如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平均每年因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3.
土壤环境条件对威百亩熏蒸防治黄瓜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威百亩在不同土壤环境条件下的消毒效果,采用离体和活体方法研究施药量、覆膜熏蒸时间、土壤相对含水量及土壤温度对威百亩熏蒸防治黄瓜枯萎病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25℃条件下,威百亩12 mg(a.i.)/kg土壤熏蒸消毒,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率为78.82%,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87.03%,且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威百亩对尖孢镰刀菌的熏蒸抑制作用随着熏蒸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土壤熏蒸10 d后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为95.21%;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和50%时,威百亩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2%和82.14%,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而且还会对作物产生药害反应。威百亩的熏蒸效果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25、30、35℃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8%、98.20%和100.00%。表明威百亩结合日光消毒温度大于25℃、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或50%、熏蒸10~15 d可有效控制土壤中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黄瓜枯萎病。  相似文献   
4.
化学农药的施用是防治蔬菜病害的主要方法.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病原菌抗性、农产品药剂残留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寻求一种无公害、无污染的病害防治新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生物防治法因其具有安全、高效、经济、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已成为蔬菜病害的重要防治方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生防细菌,是国际上公认的环境友好型生物杀菌剂,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符合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植保的要求,特别适用于绿色和无公害产品生产,在植物病害防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肿病(clubroot disease)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大面积发生,明确根肿病的侵染途 径和防治方法对于十字花科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对育苗基质人工接种芸薹根肿菌,发现基质带菌可导致十字 花科根肿病的发生,且带菌量越多根肿病发生越严重。在基质带菌量(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为3×103 个·mL-1 的条件下, 采用基质拌药法测定7 种药剂消毒育苗基质对大白菜和花椰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 氟啶胺悬浮剂和10% 氰 霜唑悬浮剂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均达到100.00%,而且对大白菜和花椰菜幼苗安全,可以作为基质消毒防治根肿 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辣椒栽培面积的扩大和世界范围的种子流通,辣椒细菌性疮痂病(Xanthomonas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的发生日趋严重,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匈牙利、印度、意大利、新西兰、土耳其、以色列、希腊、南部非洲、古巴及智利等近60 个国家,细菌性疮痂病已成为辣椒上主要的细菌
病害,给生产造成严重威胁(Cook &; Stall,1982)。在雨季到来时往往引起季节性大流行,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威胁着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如美国
的佛罗里达州,平均每年因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 %以上。我国对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研究较晚,20 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报道。随后,在内蒙古、甘肃、贵州、东北三省、山西、安徽、山东、河北、浙江、湖南、新疆和云南等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防治困难等特点,辣椒细菌性疮痂病在我国迅速发生并蔓延。1991 年孙福在等报道了该病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和北京等地区不断发生和蔓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掌握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于控制该病的大规模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条件下威百亩及异硫氰酸甲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威百亩及其降解产物异硫氰酸甲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威百亩在土壤中的降解与土壤绝对含水量、环境温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密切相关。25 ℃下,威百亩在绝对含水量为0、20%、40%、60%的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0、1.2、4.1和4.3 d,绝对含水量约为20%的土壤最有利于其降解。威百亩的降解速率还随温度的升高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加快。异硫氰酸甲酯的降解趋势与威百亩基本相同。研究结果可为威百亩的田间安全、合理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莴笋链格孢叶斑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莴笋(Lactuca sativa L.var.asparagina Baily)为菊科舌状花亚科莴苣属,又名茎用莴苣,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约在七世纪初经西亚传入我国,全国各地普遍栽培。2016年分别在河北省及内蒙古莴笋种植区发现一种叶斑病,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具同心轮纹,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北京市生菜链格孢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病原菌,依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致病力检测,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形态学鉴定确定病原菌分类地位。结果显示,从生菜病样组织中分离到2种病原菌共18株,形态学鉴定结果为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和万寿菊链格孢A. tagetica,分离比例分别为55.6%和44.4%,且二者均能单独侵染生菜根部,前者致病力较后者强,亦能复合侵染。对致病菌株进行GAPDH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并建立了基于GAPDH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因此证实北京市生菜链格孢根腐病是由芸薹链格孢和万寿菊链格孢复合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