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靖远县开展的不同前茬复种蔬菜效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种小麦相比,单种针叶豌豆的产量略低,但产值较高、成本投入较低,是比较理想的复种前茬。针叶豌豆茬的蔬菜产量普遍高于小麦茬,其中大白菜增产15.33%,青萝卜增产23.55%,甘蓝增产15.21%。豌豆茬较小麦茬复种大白菜增收54.02%,复种青萝卜增收36.25%,复种甘蓝增收55.19%。豌豆茬复种蔬菜比小麦茬既增产又增收,是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
金太阳杏育苗,用毛桃种子做砧木,用单芽片腹接法,当年育砧木苗,当年嫁接,当年出圃建园.每667平方米用种60~80公斤,移栽桃苗15000棵,出圃地径0 9厘米以上,高1米以上金太阳杏优质嫁接苗12000棵.其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麦纹枯病药剂防治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年以来,我省小麦纹枯病年发病面积均在1500万亩以上,减产小麦3.0~50亿kg。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该病仍呈发展蔓延趋势。为探讨其经济有效的防治技术,进而在大田推广应用,1993~1994年我们进行了纹枯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隆丰 98”是引进山东大学生命科学系研究出的高效有机肥 ,是目前国内研制出的唯一不含激素的能促进农作物增产的有机微肥。它是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的首选用肥之一 ,2 0 0 1年甘肃省科技厅列项 ,在我市进行试验示范。经试验 ,“隆丰 98”在洋芋、胡萝卜等块根、块茎类作物上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增产率一般在 12 %~ 2 7 7%之间。为了掌握“隆丰 98”在大蒜上使用的增产效果 ,我们于 2 0 0 1~ 2 0 0 2年在北道区马跑泉镇大沟村进行了大蒜喷施“隆丰 98”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试验用“隆…  相似文献   
5.
6.
1997年引入黑琥珀李,定植第2年结果,第3年666.7m^2产1000kg,第4年达2200kg,果实品质优良,商品价值高,目前在西峡县及周边县市已发展到4500hm^2,总结了黑琥珀李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豫东麦区小麦病虫发生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东麦区小麦病虫发生新特点郑现敏郭继红(郸城县农科所,郸城477150)(郸城县植保站)豫东麦区包括周口、商丘、开封等市区,是河南省重要的小麦产区。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栽培水平的提高等,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较70年代有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对杂交白杨、毛白杨、美洲黑杨刨花进行压缩力学表现的测试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流变表现有某种重要的差异。杂交白杨以厚为0.35mm刨花所制成的刨花板,当板的密度以压缩比由1.2到1.5的范围升高时,MOR迅速增长而IB则无明显提高,而同时导致了在高密度范围内,板的尺寸稳定性下降。这可归因于杂交白杨薄刨花缺乏足够的回弹力。当杂交白杨的刨花厚度增至1.2mm时,由于其回弹力加强,随着板密度增高,MOR和IB二者同步地明显提高,但尺寸稳定性及弹性模量则有所下降。由另二个杨木树种,以厚为0.35 mm刨花所制成的刨花板,在广泛的压缩比范围内,MOR,IB都随密度增加而有显著提高,这二种杨木在流变性能方面,弹性表现及叠离率均优于杂交白杨。  相似文献   
9.
<正> 五、预报因子初选及简单相关(一)预报因子初选相关系数法是目前进行预报因子初选最常用的方法,利用计算器的直线回归功能,可直接求出相关系数。1.计算原理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r=Lxy/(Lxy·Lyy)~1/2.实例应用例8:郸城县粘虫3一4月(上旬)雌蛾量和田间幼虫密度数值如表13,试分析3一4月(上旬)雌蛾量能否作为田间幼虫密度的预报因子?操作步骤如表14  相似文献   
10.
小麦秆黑粉病是我县六十年代以前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后经防治,基本被控制。但近年来,此病又明显回升。据调查,1984—1986年仅有零星发生,病秆率千分之一以下,对产量基本无影响;1987年明显加重,大部分麦田均有发生,全县平均小麦病秆率1%左右,个别地块高达35%;1988年仍呈上升趋势,平均病秆率为1.5%;1989年是自六十年代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全县125万亩小麦,平均病秆率为4.1%,最高达51.9%,预计平均每亩减产10公斤,全县减产1250万公斤,已成为我县小麦生产上的一个问题。根据调查,分析其回升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