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了幼果期喷施氨基酸钙等6种不同钙肥对防治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幼果期喷施钙肥能显著降低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的病果率及病情指数,供试的6种钙肥以幼果期连喷施3次氨基酸钙1 000倍液或CA2000钙宝700倍液防效最佳,果实采收时病果率分别为3.03%、4.91%,病情指数分别为1.33、1.99,而对照果实病果率为14.93%,病情指数为6.53;0~1℃条件下冷藏120天后,病果率、病情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景泰危害杏树的杏芽瘿是梅下毛瘿螨,1年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在18℃左右,若螨期5~6d,成螨期3~4d,卵期5~6d,完成一个世代需13~16d。通过室外群体发育进程的观察和室内单体饲养,结果基本一致。在调查的6个杏树品种中,"安宁18"受害最重,其次为曹杏、张公园和兰州大接杏,受害最轻的为金太阳杏、凯特杏。一般多年生老杏园、管理粗放的杏园受害较重,幼龄杏园、管理精细的杏园受害较轻。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对藜麦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在中国的种植刚刚起步,尚处在引种和试种植阶段,虽在品种选育、栽培模式、种植密度等方面有些研究,但在水分管理和肥料利用上鲜有报道。‘条藜1 号’是条山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藜麦新品种,本试验对该品种不同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对产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藜麦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例是藜麦高产的重要因素,当施氮量为60 kg/hm2、基追比为1:2时,藜麦植株的各项性状指标表现良好、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4.
杏芽瘿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芽瘿主要危害杏树芽苞等器官,使受害植株枝干形成累累瘿瘤,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甘肃条山集团成龄杏园杏芽瘿危害率达60%以上。通过2004~2005年综合防治试验研究,在摸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应用化学药剂螨死净1500倍液平均防效为92.67%;应用生物药剂齐螨素Abamectin1500倍液和蛛锈龙2000倍液平均防效分别为89.00%和80.33%;结合春剪物理刮除瘿瘤后喷施3次螨死净1500倍液平均防治效果为99.00%。  相似文献   
5.
早熟藜麦新品种条藜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藜2号(大白藜)是甘肃条山农林科学研究所系统选育而成早熟藜麦新品种,于2016年通过甘肃省认定。在2015年进行的多点生产试验中,条藜2号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2 994.0 kg·hm-2,比对照增产13.3%。该品种2016年和2017年平均产量分别为2 921.6 kg·hm-2和2 994.5 kg·hm-2,表现出较好的高产、稳产特性。条藜2号为早熟白藜品种,生育期110~115 d,株高121~156 cm。籽粒为乳白色圆形药片状,千粒重3.9~4.6 g。籽粒粗蛋白含量为14.84%~17.16%,赖氨酸含量为0.43%~0.61%,品质优。条藜2号在田间表现为中抗霜霉病,综合抗病能力较强。条藜2号植株抗倒伏,适应性广,适宜在甘肃省天祝、山丹、景泰等海拔1 600 m以上同类型的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