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6个双孢蘑菇栽培品种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方法,研究了双孢蘑菇不同品种对铅、铬、镉等重金属的富集特性以及对重金属污染的抵抗能力。结果表明:供试6个双孢蘑菇品种均检测出铅、铬、镉,但是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供试品种抵抗重金属污染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ACCC50554’和‘UA15’对3种重金属污染是综合抗性能力强的品种,‘F56’是较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安心的食用菌产品,打造食品质量诚信的社会环境,该研究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及诱发因子、对食用菌产业全过程的影响质量安全问题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食用菌产品质量管理成效是技术效应、管控效应和执行效应的综合表现,其中最重要的是执行效应,也就是食用菌产业从业者,对质量安全规则的实际执行效应。进而为提高质量管理的主动型执行效应,探索建立一个食用菌产业从业者自愿参加的、以自身诚信,主动执行质量法规标准,保证提供安全优质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以期实现最佳的质量管理实际执行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菌丝体生物量、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体胞外多糖含量为指标,对3个雁北嗜蓝孢孔菌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优化筛选,以为该菌的大规模培养和人工驯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海藻糖是1号和2号菌株的最佳碳源,葡萄糖是3号菌株的最佳碳源;3个菌株的最佳氮源均为豆粕粉;最佳无机盐1号菌株是硫酸镁,2号、3号菌株是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抗重金属污染能力强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双孢蘑菇产品,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12—2010、GB 5009.123—2014、GB 5009.11—2014、GB 5009.17—2014、GB 5009.15—2014,借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度计,分别测定6个菌种的双孢蘑菇中Pb、Cr、As、Hg、Cd的含量。结果显示,供试双孢蘑菇菌种中均有样品检出Pb、Cr、As、Hg、Cd,但其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定值,安全风险较小,可安心食用。供试菌种中,1号和6号菌种对5种重金属的抗性最强,5号和2号菌种次之,3号和4号菌种的抗性一般。这些菌种可作为抗金属污染品种直接用于生产,也可作为育种材料用于抗性菌种选育。  相似文献   
5.
6.
对桦褐孔菌的资源分布及其环境条件进行了综述。濒危资源桦褐孔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在华北、西北和华南地区也有记录,并对其生存环境条件进行了汇总分析;另外,在山西的吕梁山中段和南段区域也发现了桦褐孔菌,并分析其形态特征、环境条件、品质等,可补充我国桦褐孔菌资源库,希望对桦褐孔菌的资源调查利用与资源保护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太原消费者对食用菌产品的认识,培育扩大太原食用菌消费市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太原市食用菌消费者进行了调查摸底。结果表明,太原市居民对食用菌产品的了解程度为中等水平,对香菇、金针菇等价格较低的食用菌了解较多,但对双孢蘑菇、冬虫夏草、灵芝等珍稀种类了解甚少;对食用菌用途的了解,大都停留在传统的做菜、做汤方面,而对其制作成为保健品、饮品等深加工产品知之甚少。40%的消费者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基本信任,37.8%的消费者对政府质量监管基本信任。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是从山西雁北地区沙棘腐木上分离获得的嗜蓝孢孔菌属的新种,这个种类具有特殊功能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研究对其菌丝培养条件即温度、pH值、碳源营养、氮源营养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菌丝体在人工培养基上容易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最适温度下30d左右可长满平皿。最适培养条件:pH为6.0,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这些结果为该菌的人工驯化栽培和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山西省和顺县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质量管理状况,分析了这些企业以及和顺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解析,结合和顺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对和顺县食用菌产业的未来以及对企业的生产效益与质量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和顺县食用菌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将不同的生长调节物质分别在菌丝体阶段和现蕾前期喷施,研究了6种生长调节物质对白灵菇生长发育过程中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出菇率、生物学效率、平均产量、现蕾天数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对白灵菇生长发育调节作用较大,可使现蕾期提前13 d左右,同时有效改善白灵菇现蕾前需低温处理的条件;三十烷醇和3-吲哚乙酸对白灵菇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次之,同样能够促进白灵菇提前现蕾和提高出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