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明广东茶园春季杂草基本情况,为茶园杂草防控提供基础数据。2020年3—5月,在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3个茶叶主产区31个茶园共620块样方开展茶园杂草群落调查,采用七级目测法,记录样方杂草种类及生长优势等级。调查共发现杂草313种,出现频度高于10%的杂草有126种,其中菊科杂草23种、禾本科12种、茜草科8种、蔷薇科7种、唇形科6种、蓼科5种、豆科4种,以上7个科共包含杂草65种,占据126种杂草的51.5%。出现频度前10杂草分别为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83.87%)和菝葜Smilax china(80.65%)、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77.42%)、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74.19%)、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74.19%)、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74.19%)、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70.97%)、鬼针草Bidens pilosa(70.97%)、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67.74%)、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67.74%)。生长优势度前10杂草分别为小蓬草(17.42%)、鬼针草(17.19%)、鸭跖草(17.10%)、酢浆草(15.11%)、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12.58%)、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12.19%)、野茼蒿(12.06%)、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alata(10.90%)、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10.65%)、地菍(9.81%)。粤东、粤西和粤北茶区优势杂草存在显著差别,粤东地区以鬼针草、小蓬草、华南鳞盖蕨Microlepia hancei等杂草为主;粤西茶区以阔叶丰花草、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鸭跖草、假臭草等杂草为主;粤北茶区以小蓬草、空心泡Rubus rosifolius、白茅为主。调查初步探明广东主要茶区春季杂草分布状况,为各茶区杂草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向往。茶叶作为人们日常消费品,其饮用安全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有机茶消费正在成为21世纪健康饮品消费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3.
梅州地处粤东北,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人多山多耕地少工业不发达是梅州的现状。良好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务实的农业工作基础,为梅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优势。梅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其中较有名的阴那山茶、清凉山茶、西岩山茶、八乡山茶、七目嶂茶等在国内外享有声誉,有名茶之称,畅销南洋各地。进入廿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茶产品已从量的满足转向对质的追求,优良的茶树品种是优质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选育品种时,首先考虑的是其品质特性,其次是抗逆性和适应性。梅县在九十年代中期种植大面积单丛茶的基础上,于2000年初根据市场及品种结构调整的需要,从福建漳州市引种了台茶十二号(金萱)栽植于梅县阴那山麓,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种植,目前可采摘面积有1000余亩。几年来,从栽培、试制到规范加工制作,逐步摸索出该品种的特性以及提高制优率的技术要素,从而也看到了发展该品种的内在潜力和良好的市场需求前景。  相似文献   
5.
蔬菜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蔬菜施用生物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生物有机肥作基肥能明显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其中,菜心施用生物有机肥比施用灭活的生物有机肥增产6.5%~6.7%、比常规施肥增产10.0%~16.2%、比不施肥增产32.9%~36.9%;黄瓜施用生物有机肥比施用灭活的生物有机肥增产6.8%~16.5%、比常规施肥增产10.8%~19.5%、比不施肥增产34.4%~493.1%,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施用硫酸钾镁肥料后沙田柚苦味增加的因素,为梅州沙田柚的种植和栽培提供指导,提高梅州沙田柚产业的质量.[方法]以硫酸钾镁肥料施肥种植的梅州沙田柚为原料,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柚子苦味增加的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柚子的柚皮苷和柠檬苦素2种苦味物质的含量,对镁离子、氯离子和总硫这3种影响因素含量与感官评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官评价与柠檬苦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柚皮苷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柠檬苦素与镁离子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氯离子和总硫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反映出施用硫酸钾镁肥料会使得柚子镁离子含量增高,从而使得柚子中的柠檬苦素含量增加,造成梅州沙田柚苦味增加.[结论]在梅州地区施用硫酸钾镁肥料会使柚子的苦味增加,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名优茶取代大宗茶成为产业支柱,尤其是最近20年以来,名优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统计,2011年全国茶园面积234.4万hm2,茶叶产量155.7万t,毛茶总产值728.9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67.6万t,约占茶叶总产量的43.4%,名优茶产值560.3亿元,约占总产值的76.9%,名优茶在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浙江省,名优茶产值甚至占总产值的92.0%,可见发展名优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综述金萱茶的品种特性、栽培管理及制作绿茶、乌龙茶、红茶的加工技术,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推广应用一茶多制加工工艺水平,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梅县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农民素有种茶和制茶习惯.清朝光绪年间的《嘉应州志》中有“州境山高石露,故产佳茗,而以清凉、阴那、南台诸山所产为最”的记载.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梅县绿茶”以阴那山绿茶、九龙绿茶在国内和东南亚各国华侨中也享有盛誉,她独特“客家茶”地域香及客家茶文化,成为广东乃至世界茶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接组织免疫印迹(Direct tissue blot immunoassay,DTBIA)和常规PCR技术,对采自广东梅州新建‘Cocktail’葡萄柚园内表现疑似黄龙病症状的样品进行检测。DTBIA检测发现疑似样品的韧皮部存在特征性紫红色反应,与黄龙病阳性对照反应一致。PCR检测发现枝条、叶片和果实样品中均检测出了黄龙病菌特异性条带,其中果蒂、中柱和种皮内病菌含量较高。进一步测序分析发现,来自‘Cocktail’葡萄柚病样的16Sr DNA和ef Tu基因与NCBI中的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对应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均为100%,证实‘Cocktail’葡萄柚感染了柑橘黄龙病菌亚洲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