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礼义  朱义林 《食用菌》2006,(Z1):41-42
草菇生产在食用菌栽培中周期最短,生物学效率较低,培养料的养分还很丰富,而草菇废料的再利用却很少报道。自1999年以来,我们探索了利用栽培草菇下脚料再种双孢蘑菇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桉树栽培紫芝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桉树栽培紫芝的可行性,笔者于2012年-2013年利用当地5年~6年树龄的尾叶桉为菌材,开展了桉树栽培紫芝对比试验,并对其灵芝产品营养成分送样检测。结果表明,利用桉树栽培紫芝是可行的,其菌丝生长速度快于米槠(CK)菌材,当年平均产量(早晚季合计)25.42kg·m^-3,比对照提高2.67%,差异不显著;氨基酸、粗多糖等营养成分经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桉树早季灵芝总氨基酸含量(TAA)6.05g/100g,晚季灵芝总氨基酸含量(TAA)7.31g/100g,早季粗多糖含量0.52g/100g,晚季粗多糖含量0.67g/100g,比米槠(CK)栽培粗多糖含量0.59g/100g高13.56‰  相似文献   
3.
福建野生紫芝资源的开发利用Ⅰ.硬孔灵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驯化成功一种福建野生紫芝,并获得—个适于推广栽培的菌株紫芝S2(黑).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紫芝S2(黑)显微结构,其担孢子形态结构与紫芝相似,大小为6.84-7.37μm×10.26-11.05μm;在其子实层发现一种带小梗(长约1μm)的球形小孢子(直径约2μm),表面有刺毛状纹饰.经鉴定确认紫芝S2(黑)为灵芝亚属紫芝组的硬孔灵芝(Ganoserma duropo-raLloyd),标本号为HAMS 95275.采用阔叶树边材栽培紫芝S2(黑)菌株,当年栽培产量可达22.03?24.10 kg.m-3,平均可达23.15 kg.m-3;2004-2005年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成功,累计栽培2777.29 m3,收获干芝总量达64.3 t.采用超声波循环提取、真空浓缩、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将其子实体加工成浸膏粉,产品检测结果表明,产品中水分、粗蛋白、多糖及灰分含量分别为4.4%、19.1%、36.2%和7.16%,其重金属元素Pb(<0.5μg.g-1)、As(0.68μg.g-1)、Hg(0.011μg.g-1)、Cd(0.44μg.g-1)的含量较低,达到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WM2-2001)限量要求.采用超声波循环提取技术从子实体提取分离得到总多糖,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其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甘露糖和葡萄糖,摩尔比为0.39∶4.48∶1,以甘露糖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用rDNA-ITS及其ITS2二级结构进行紫芝栽培新品种武芝2号(原名紫芝S2)的分子鉴定.[方法]通过第一代和第三代测序技术分别获得武芝2号的ITS序列,针对灵芝属(Ganoderma spp.)相关种类的ITS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子分类鉴定,采用rDNA-ITS及相关引物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5.
钟礼义  邓琳  邱福平 《食用菌》2012,34(6):17-18
紫芝(Ganodermasinense)是中国灵芝的特有种类,其重要性可与灵芝(Ganodermalucidum)相提并论,近年来在闽西、粤东、赣南等部分县市(区)栽培规模不断扩大,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以杏鲍菇菇头、面粉、白糖、棕榈油等作为主要原料,进行杏鲍菇酥饼加工工艺研究。正交试验及感官分析结果显示:油皮与油酥比为3∶5;油皮最佳配方为高筋面粉70%、杏鲍菇菇头粉5%、泡打粉0.9%;油酥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45%、杏鲍菇菇头粉10%、棕榈油30%、白砂糖15%。通过此配方工艺制得的杏鲍菇酥饼色泽金黄、口感酥脆、杏鲍菇特有的香味浓厚。  相似文献   
7.
鸡腿菇空调房栽培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钟礼义  钟孟义 《食用菌》2005,27(3):43-44
鸡腿菇,一般不进行夏季高温季节栽培,为了夏季高温季节也能进行鸡腿菇生产,笔者进行了空调房栽培技术。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烟秆代料栽培毛头鬼伞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不同比例的烟秆替代常规培养料中的棉籽壳或稻草栽培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结果表明,烟秆可替代棉籽壳或稻草栽培毛头鬼伞,且可促进菌丝生长,缩短生产周期,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用25%~50%的烟秆替代棉籽壳的配方栽培毛头鬼伞,得到的子实体产量与质量与对照相当,但能节省原料成本4~8元/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培养基添加菌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培养料中添加一定比例杏鲍菇菌糠、细米糠进行杏鲍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2%和20%杏鲍菇菌糠的栽培料,第一潮菇的产量比其它5个处理高,达极显著水平,并有利于菌丝萌发、生长,相应节省了其他培养料。  相似文献   
10.
2009年~2011年,武芝2号(原紫芝s2)参加福建省紫灵芝新品种联合6点区域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紫芝1号为对照,在福建省6县市设点鉴定,对参试各品种的紫芝产量进行方差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Finlay的品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各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估算,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武芝2号产量居区试首位,当年产量幅度22.57kg·m-3~29.94kg·m-3,3年平均产量为25.05kg·m-3,比当地主栽品种武芝1号(CK1)3年平均产量(22.9kg·m-3)提高9.15%;比)(5(CK,)3年平均产量(24.12kg·m-3)提高3.86%,)(5居第二。采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经t法测验,武芝2号与)(5(CK2)在不同地点和年度差异显著,但无极显著差异,与当地主栽品种紫芝1号(CK1)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Finlay品种稳定测定方法表明,武芝2号、X5两个菌株适应性较好: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