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7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目的]分析中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区域的空间特征,为中国甜瓜产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基于省域的中国甜瓜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为研究单元,系统分析中国甜瓜产量、效率、规模、集中度、综合比较优势、单位面积产量比、播种面积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中国的农业统计资料,以产量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集中度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单位面积产量比指数及播种面积比指数分析中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状况,并通过“地图汇”软件在地图上进行空间表达.[结果]中国甜瓜生产优势区域依次为新疆、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和上海等11个省(市、区).东北和华中地区为中国甜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区,华东、华北、西北和华南地区可作为后备发展区域,西南地区近年来在瓜类生产中优先发展甜瓜产业,其优势不断增强.[结论]中国各地区甜瓜生产仍需加强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中国甜瓜产业的区域优势布局,充分协调甜瓜生产,使其达到区域间和季节性平衡,提高甜瓜专业化生产水平,推动区域间有序健康竞争.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西瓜生产比较优势区域的空间特征,为广西及中国西瓜产业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广西及中国的农业统计资料,以产量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集中度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单位面积产量比指数和播种面积比指数分析广西及中国西瓜生产比较优势状况,并通过"地图汇"软件在地图上进行空间表达。以基于省域的广西及中国西瓜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为研究单元,系统分析广西及中国西瓜产量、效率、规模、集中度、综合比较优势和单位面积产量比、播种面积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中国西瓜生产优势区域依次是山东、河南、安徽、河北、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和广西等9个省区,华中和华东产区为中国西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区,华南、东北、华北和西北产区可作为后备发展区域。西南产区近年来在瓜果类生中优先发展西瓜产业,其优势不断增强。[结论]以研究结果为依据,确定西瓜为广西近期发展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优化广西西瓜产业的区域优势布局,提升西瓜专业化生产水平,推动区域间健康有序竞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蜜蜂传粉对长花期作物两性花成花的影响,明确昆虫传粉与作物成花及协同进化关系,为作物高产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长花期经济作物荔枝为研究对象,设棚内强化蜜蜂授粉、棚内隔离无蜂授粉和棚外蜜蜂自由授粉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不同成花阶段荔枝雌花成花数量与坐果指标.[结果]棚内强化蜜蜂授粉处理成花规律呈波浪状分布,共有3个成花峰期,中期和后期平均单穗雌花成花数量显著高于棚内隔离无蜂授粉处理(P<0.05);棚外蜜蜂自由授粉处理成花规律为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无蜂授粉只有一个成花峰期,为初花期第1 d.蜜蜂授粉可提高相对坐果率和降低落果率,棚内强化蜜蜂授粉的荔枝单株产量分别比棚内隔离无蜂授粉和棚外蜜蜂自由授粉处理高116.99%和22.40%.[结论]通过强化昆虫传粉可显著提高荔枝成花中期和后期雌花成花数量、产量及适合度,降低落果率.除目前已知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等因素外,昆虫传粉环节也是荔枝成花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苦瓜果实膨大的影响,为其设施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农6号苦瓜为试验材料,在设施大棚内分别进行人工授粉(套袋处理)和蜜蜂授粉,连续授粉5d,每天统计坐果率;于授粉后第1、4、7、10和14 d测量果实的横径、纵径、周径和单瓜重量,计算日相对生长率;在成熟期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人工授粉的苦瓜横径和周径在整个生育期均较蜜蜂授粉苦瓜大,蜜蜂授粉苦瓜纵径在授粉后第14 d大于人工授粉苦瓜,两种授粉方式的苦瓜横径、纵径和周径相对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授粉后第1~4d人工授粉的苦瓜横径和周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苦瓜(P<0.05,下同),授粉后第5~7 d则显著低于蜜蜂授粉苦瓜.蜜蜂授粉的苦瓜单瓜重在发育后期增重明显,单瓜重相对生长率在授粉后第5~7d迅速下降,此时人工授粉的苦瓜单瓜重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苦瓜,在授粉后第10 d有小幅度上升.蜜蜂授粉的苦瓜坐果率较人工授粉低,但果实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人工授粉.[结论]人工授粉苦瓜前中期发育快,蜜蜂授粉苦瓜在后期发育较快,蜜蜂授粉可提高苦瓜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广西县(市)科技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以进一步推动广西县(市)科技工作,并使之更好地为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服务.[方法]在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广西县(市)科技工作的成效及主要做法,分析当前广西县(市)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广西县市科技进步的建议.[结果]广西县(市)科技工作推动了县(市)科技进步、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促进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强了县域科技管理服务能力.主要做法包括加强科技兴县(市)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并拓展县(市)自身科技服务能力、营造基层科技进步工作环境等.但仍存在科技投入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和队伍不够稳定、地级市通过考核率较低、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尚未完全到位、县(市)参加科技进步考核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广西县(市)科技进步工作可从着力提升科技促进县(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能力和县(市)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进一步提升县(市)科技管理能力以及强化组织管理、加大支持投入、加强宣传、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推动.  相似文献   
7.
当前,数字图书馆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也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文章阐述了近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实施过程:开展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自建、引进和利用各种文献数据库或网络平台,探索出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利用有限的经费和技术力量,应用网络化、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信息管理服务模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数字资源体系,初步实现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知、共享,同时提出了促进小型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广西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访问座谈、现场考察、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研发取得新成效、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自主创新环境继续改善、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主要做法与经验为重点建设农业科研体系、农业技术开发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农业科技知识与技术传播体系、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农业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体系和农业科研基础设施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滞后、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等。【建议】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引导企业建设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建设新型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团队建设,营造宽松的自主创新环境,以推动广西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理念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明理念强凋的是人与自然间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社会、生态、经济的协同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探讨分析了生态文明理念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生态文明问题,并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倡绿色游;保持民族文化,防止城市化;优化内部分工,延伸产业链;加强区域合作,构建旅游网;加强政府调控,减少盲目件;坚持宣传教育,普及生态观等策略措施,以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出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的对策措施,为加快广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广西农业转型对科技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的对策措施.[结果]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进步加快了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但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有效供给不足;成果转化渠道不畅,成果转化速度不快;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科技应用能力不强;科技管理水平不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保障条件不足等问题.[建议]应加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优化农业科技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和适用性;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能力和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对科技的吸纳接收能力;突出现代农业科技理论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原始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增强创新保障力;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及转化推广服务两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以促进科技支撑广西农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