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2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辽西北寒冷半干旱地区果园防护林的效应及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防护林具有降低风速、调节温湿度、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对果树花期霜冻防御、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树生长发育都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营造果园防护林应选择适宜的树种、合理规划并科学栽植。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对凯特杏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特杏幼树营养生长旺盛,单一靠修剪技术难以实现早期结果丰产,在科学合理修剪的基础上,应用植物生长抑制剂PP333进行调控,结果表明凯特杏施用PP333后,新梢长度明显降低,粗度增加减缓,节间短,花芽数明显增加,单果质量增加明显,单株产量显著增加;施用植物生长抑制剂PP333能促进凯特杏幼树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位于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建平县是发展苹果、梨、葡萄、仁用杏、大枣的主要区域之一。建平县南北跨度较大,气候区别有异。文章对建平县经济林进行了科学区划,对于正确指导经济林向健康稳定高效方向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甜樱桃在朝阳市设施温室栽培尚属空白,为克服甜樱桃幼苗抗寒性较差的不利因素,我们进行了设施甜樱桃大苗引进栽植试验。结果表明:设施温室甜樱桃栽植大苗以栽前浸根12h成活率最高;甜樱桃在朝阳市无论是设施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实施大苗引进移栽较宜;定植当年100%疏除花序是樱桃大苗迅速恢复树势并提高翌年产量的保证;在引进的甜樱桃品种中,以红灯、拉宾较好。  相似文献   
5.
陆欣欣 《防护林科技》2014,(11):118-119
随着中草药的不断发展,远志已成为中医临床常用药之一,但是,随着环境的逐渐破坏,野生远志资源逐渐短缺供不应求,远志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短缺中药品种之一。为了减缓供求矛盾,推广野生自然生长为人工栽植极其必要,本文总结了建平县利用退耕还林林间地间作远志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条件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监测体系研究了上海郊区3种不同施肥条件下稻田系统温室气体(GHGs)排放特征及其全球增温潜能(GWP)。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稻田系统CO2的排放通量,但不同施肥条件对其影响差异不显著;施用有机肥能显著增加稻田系统CH4的排放通量,同时也能显著降低稻田N2O排放通量。整个水稻生育期,不施肥CK处理的GWP最低,为14 852 kg CO2·hm-2。相较于CK处理,施用尿素的CT处理、有机无机混施的MT处理和施用有机肥的OT处理分别增加了86.9%、111.5%和134.3%的稻田GWP,表明施肥会增加稻田土壤GHGs的GWP。  相似文献   
7.
针对辽西北寒冷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的气候特点,在苗木选择、整地时期、栽植时间、苗木处理、栽植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提高辽西北寒冷半干旱地区大扁杏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系统磷素输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限制性元素,近年来由于磷肥的过量施用,农田迁移的磷素已成为水体磷素的主要来源。本研究通过野外测坑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处理(OT)、混施肥处理(MT)和化肥处理(CT)3种施肥处理下,稻田中磷素的迁移流失特征及这3种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磷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探求稻田系统的最佳施磷方式。结果表明,CT、MT和OT 3种施肥方式的磷径流流失负荷分别为0.56 kg(P)·hm-2、1.13 kg(P)·hm-2和4.20 kg(P)·hm-2,渗漏流失负荷分别为0.42 kg(P)·hm-2、0.44 kg(P)·hm-2和0.45 kg(P)·hm-2;磷的径流流失占流失总量的56.86%~90.38%,是水稻田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磷的径流流失主要受施肥和降雨的影响,50%左右磷的流失发生在第1次径流过程;磷素渗漏流失特征不受施磷处理的影响,80%以上的流失发生在施肥后的前30 d。在磷素流失形态上,坑面水、渗漏水和径流水中磷素的主要形态均为可溶性磷;在土壤方面,MT处理和OT处理能保证土壤磷营养,CT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则显著下降。3种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且MT最高,为6 728.84 kg·hm-2;磷肥利用率CT和MT处理显著高于OT,CT和MT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混施肥处理在磷素流失、土壤养分利用和水稻产量等方面更符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氮、磷流失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比较了常规种植、绿色蛙稻和有机蛙稻3种水稻种植模式下稻田生态系统的田面水氮、磷浓度特征规律,以及径流、渗漏的氮、磷流失特征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3种水稻种植模式中,田面水总氮(TN)平均浓度为:常规种植绿色蛙稻有机蛙稻,分别为18.87 mg-L-1、8.98 mg-L-1和8.20 mg-L-1。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绿色蛙稻模式和有机蛙稻模式在整个水稻季中的TN总流失负荷分别减少15.27%和25.76%。径流流失负荷为:绿色蛙稻常规种植有机蛙稻,氮的主要形态为铵态氮(NH4+-N);渗漏流失负荷为:常规种植绿色蛙稻有机蛙稻,氮的形态以硝态氮(NO3--N)为主。田面水总磷(TP)平均浓度为:有机蛙稻绿色蛙稻常规种植,分别为0.82 mg-L-1、0.64 mg-L-1和0.37mg-L-1。总磷(TP)总流失负荷为:有机蛙稻绿色蛙稻常规种植,总流失负荷占施磷量的比例为:绿色蛙稻常规种植有机蛙稻,并且以溶解性磷(DP)为主。3种模式下水稻产量为:常规种植有机蛙稻绿色蛙稻,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绿色蛙稻模式和有机蛙稻模式分别减产19.33%和8.51%。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蛙稻和绿色蛙稻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田中氮、磷流失,但会造成水稻减产。由于有机蛙稻模式要求种、养条件更高,因此有机蛙稻模式下的产品往往品质最好,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0.
建平县位于辽西北地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适合梨树生长发育,经多年的发展,全县已拥有梨树2127万亩,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近年来梨木虱的严重为害,对梨树生产威胁较大,经济损失严重。为此,建平县果树局组织开展了梨木虱的防治试验和研究,经多年观测和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