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单季晚稻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全面提高单季晚稻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种粮效益,嵊州市从2005年起结合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全面推广省工、省力、省成本和增产增效的单季晚稻优质高产直播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市的单季晚稻平均亩产增50 kg,亩增效100元,品质明显优化.  相似文献   
2.
以水稻、甜玉米、樱桃番茄、儿菜、西瓜为供试作物,进行了沼液浸种、作基肥、作追肥、作根外追肥应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甜玉米、西瓜、儿菜上使用,可以改善产品品质;在水稻上用沼液浸种可以提高秧苗素质,但增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地利用大棚冬春季潜在的温光资源,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浙江省嵊州市农业三新技术实验园区,对莴苣的传统栽培方法作了一些改进。一是露地栽培改为大棚栽培;二是将10月中下旬播种、4月上旬上市改为9月中下旬播种、春节前后上市;三是将密播育苗改为超稀播育壮苗;四是将农家品种改为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五是在防治莴苣病害上将片面强调控制环境湿度防病,改为适当控制湿度,强化肥水调控的综合防病。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浦门街道、三界镇等地,“花生-单季晚稻”高效种植模式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经调查验收,上半年每亩花生产值2200元,又因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地力,使单季稻产量每亩增产40~50千克,增加产值100元左右,比种植两季水稻的效益大大提高。现将“花生一单季晚稻”种植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棚小型西瓜生产发展迅速,但其单季产量偏低,每667m^2仅2500kg左右。大棚的利用率也不高,一般在3月上、中旬定植,5月中、下旬采收。同时,在大棚内西瓜难以重茬栽培,影响了大棚小型西瓜效益的提高。在西瓜植株生长过程中,一旦坐果,由于果实的生长发育,植株的营养生长受到抑制,枝蔓生长迅速减缓并萎缩,叶片也逐渐老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