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5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柱状田头菇碳氮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DC.ex Fr.)R.Maire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市售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1—半胱氨酸,其菌丝体能够在较广的碳氮比范围内生长,最适的碳氮比是60:1。  相似文献   
3.
4.
白僵菌生产工艺规范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白僵菌不同工艺技术生产菌粉产孢量比较研究 ,筛选出工艺规范化生产各环节的最优组合技术参数 ,提出二级液体 (7%麦皮煮出液 )和三级固体培养基 (麦皮∶谷壳 =9∶1)及其液固接种量 (1∶1)最适配方 ,并确定前 3d三级固体开放培养发酵最适温度为 18~ 2 2℃、相对湿度为 95 %~ 10 0 % ,还总结出以二级液体振荡培养 6 0h接种 ,三级固体发酵培养 7~10d ,可获得最优质的菌粉 ,平均含孢量达 2 0 0× 10 8个·g-1以上 ,缩短生产周期 1/3 ,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菌厂经济收益 ,为菌厂大量生产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条件对香菇甲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的木屑种类、香菇品种、出菇管理模式等对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香菇的主要原料木屑中存在微量甲醛,树种不同其甲醛含量不同;不同树种木屑培养料栽培获得的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不显著,且明显低于木屑中甲醛含量;香菇不同品种间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不显著;栽培模式不同,香菇子实体中甲醛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大棚式栽培最低,为15.10mg/kg,层架式栽培模式为16.50mg/kg,覆土式栽培模式最高,达22.13mg/kg。  相似文献   
6.
华东地区豆科树种根瘤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东地区51个豆科树种(含羞草亚科5属,蝶形花亚科18属)根瘤中分离获得的66个菌株经形态、生理生化、抗逆性等性状测定,对42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除92782菌株外,65个菌株在075的相似水平上可划分为6个菌群。根据菌株的生长速度,6个菌群可以分为快生和慢生两个类群,但两类群的某些性状与目前根瘤菌分类系统中的分属辨别特征不完全符合,如部分菌株能利用其淀粉。聚类分析结果还表明,菌群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表型特征,与寄主的种类、来源没有相关性。66个菌株在形态、生理生化、抗逆性以及交叉结瘤试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了豆科树种根瘤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培养基中人为添加甲醛、不同甲醛浓度的覆土栽培模式对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量为甲醛与培养料比为1/500以下时,培养基中添加甲醛处理和覆土甲醛处理对香菇子实体的甲醛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除麦麸浸出液外,其余各种自然物质浸出液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cea)菌丝体的生长,其中尤以鱼粉浸出液的效果最为显著,豆粉、废菌糖的浸出液对菌丝体生长也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加入的浸出液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其促进作用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