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响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总结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并从农业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科研选题、科研评价体系、科技成果配套、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风险投资和社会中介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种种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2.
2001~2004年,对中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部分地区的马铃薯线虫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分离鉴定出7个纽带亚科线虫,其中6个是马铃薯上的新记录种。笔者对其中4个种:松树拟盘旋线虫(Pararotylen-chus piniMamiya,1968)、假强壮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pseudorobustus(Steiner,1914)Golden,1956]、双宫螺旋线虫[H.dihystera(Cobb,1890)Sher,1961]和明茨螺旋线虫(H.minziSher,1966)的形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部分地区的花卉线虫进行了调查和鉴定,并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值,从中分离鉴定出埃及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egyptiensis Tarjan,1964)和小头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microcephalus Sher,1966)两个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给人类健康造成隐患,部分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可以导致细胞发生铁死亡。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新型细胞死亡形式,主要表现为细胞内出现大量的铁和活性氧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通过调节细胞铁死亡来治疗或预防相关神经系统损伤或者疾病,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但其功能变化和具体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对铁死亡的引发机制以及饲料中常见重金属引起神经毒性与铁死亡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该类神经损伤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测定了阿维菌素对修长蠊螨的亚致死浓度及其对修长蠊螨生存、繁殖发育和捕食能力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以不同方式释放修长蠊螨对空心菜根结线虫病的控制效果。阿维菌素对修长蠊螨的3个亚致死浓度LC50、LC30和LC10分别是2%的阿维菌素稀释2082倍、3760倍和8831倍。这3个亚致死剂量的阿维菌素均使修长蠊螨的生存能力、总产卵量和捕食线虫能力显著下降。修长蠊螨被LC50、LC30和LC10 3个亚致死浓度药液处理后,从幼螨发育至成螨时的存活率分别为对照的32.00%、46.00%和72.00%;总产卵量分别是对照的6.23%、17.58%和34.24%;处理2 d后的捕食线虫能力分别是对照的34.70%、53.06%和62.59%;但对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修长蠊螨控缓速释放和直接释放均能减少空心菜根系的根结数量和根结线虫卵囊数量,有效控制空心菜根结线虫的发生。各项防治处理30 d后,修长蠊螨直接释放处理、控缓速释放处理、修长蠊螨和阿维菌素联合施用处理以及仅施用阿维菌素处理的空心菜根际根结数量和线虫卵囊数量,分别比未防治对照处理减少28.97%和64.38%、49.97%和74.43%、81.92%和92.24%以及80.15%和92.69%。所以修长蠊螨控缓速释放的控制效果显著好于直接释放,但是修长蠊螨与阿维菌素联合施用不能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6.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48对DNA指纹图谱标记以及10个已开发的分子标记对Y58S花培后代改良株系M196S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以及高分辨溶解曲线检测.DNA指纹图谱鉴定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196S的血缘与亲本的遗传相似度为0.45~0.69;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株系M196S含有2个纯合稳定的基因Wxb(低直链淀粉基因)和Rf3(野败不育恢复基因).研究结果证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可在早期为花药培养后代高效地选择出目标植株,同时可鉴别出混杂的母本杂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抗氧化剂减缓长期继代蝴蝶兰类原球茎衰老的机理,本实验在培养基添加抗氧化剂100 mg/L半胱氨酸和8 g/L甘露醇继代类原球茎24个月,分析其相关氧化指标及DNA稳定性。结果表明,类原球茎培养期间处理组总活性氧水平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不同,处理组比对照组低,对照组总活性氧水平消长趋势与超氧阴离子(O_2~-)生成速率较为一致,处理组则与羟自由基(·OH)相对含量的消长趋势较一致。继代期间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与总活性氧水平变化趋势相似,处理组比对照组低。类原球茎DNA的SRAP分析结果表明,继代培养期间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均未发生明显的DNA差异。类原球茎DNA甲基化程度变化趋势与总活性氧水平变化大体相同,中后期处理组比对照组低。  相似文献   
8.
陈丽璇  陈淳  陈菲  蔡晓东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1809-1814
研究西施柚果实发育过程K、Ca、Mg、Zn、Cu、Mn、Fe共7种金属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吸收规律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4~6月、6~8月和8~10月分别是果皮迅速生长期、果肉迅速生长期和果实转色成熟期.(2)果皮和果肉中K、Mg、Zn、Cu、Mn、Fe的含量均随果实的发育总体呈递减规律(果皮中Ca的含量相反),但7种元素的吸收总量则不断增加.K含量位居7种元素之首.K、Zn、Fe以果肉居多,Ca、Mg、Mn主要分布在果皮,Cu在果皮果肉中的含量相当.(3)7种元素的累积主要集中在6~8月果肉迅速增长期,K、Ca和Fe在10月果实成熟期也有较大的吸收.K的吸收率与单果重增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Ca和Fe与单果重、Mg和Cu与果肉直径呈显著正相关.(4)7种元素中K与其它元素的相关性显著率较高,Ca和Cu以负相关为主.(5)Mn和K与活性氧代谢指标相关性较显著,其次是Zn、Fe和Mg,Ca和Cu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1-MCP对鹤望兰切花贮运期间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璇  陈淳  郭莺  陈菲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2):2250-2254
在常温(25℃)与冷藏(12℃)下用1-MCP熏蒸鹤望兰鲜切花,对其贮运期间生理代谢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温度下,1-MCP各浓度处理切花的失水率均随着贮运时间的延长而递增,并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中等浓度处理(1.0~4.0μl/L)均极显著地抑制切花乙烯的释放、降低花瓣相对膜透性、提高次花开放率和保鲜率,显著地抑制切花失水,从而延长鹤望兰的贮运期,并以2.0μl/L的处理效果最好;低浓度(0.2μl/L)处理的各项生理代谢指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强度较弱;高浓度(8.0μl/L)处理反而促使切花提前衰败,缩短贮运期。除高浓度处理外,冷藏贮运的保鲜效果均好于常温贮运。但无论是冷藏还是常温下,1-MCP对鹤望兰贮运保鲜的最佳处理浓度均为2.0μl/L。  相似文献   
10.
1-MCP在姜荷花切花贮运保鲜的适宜熏蒸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姜荷花鲜切品种‘清迈粉’为试材,研究2μL/L 1-MCP处理在不同贮运温度、熏蒸时间和重复熏蒸下对姜荷花贮运期间生理代谢指标(失重率、叶片叶绿素和花瓣的细胞膜透性、花青素、乙烯释放量、Prof、SOD、POD、O-2、MDA)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贮运(12℃)对姜荷花花瓣产生一定的冻害,常温贮运(25℃)效果较好;常温下6 h和24 h熏蒸均能显著地抑制乙烯释放,其中,24 h熏蒸处理效果较好;常温下重复熏蒸对姜荷花保鲜产生负作用。因此,常温下24 h熏蒸处理是1-MCP对姜荷花鲜切花贮运保鲜的适宜熏蒸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