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园艺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黑木耳原种历来均在实验室内分离,一般采用孢子弹射和组织分离两种方法。近几年来,我们将试管孢子分离法加以改进,就地采种分离,效果很好,成功率均达90%以上。将现场采下的种耳用冷开水浸两小时,并冲洗3~4次,放入灭菌培养皿或搪瓷盘内,盖上无菌纱布,收尽耳面余水,再用灭菌剪刀将木耳剪成蚕豆大小的耳片。用灭过菌的接种铲挑取一小块种耳,迅速地移入试管,并贴在事先涂放少许培养基的试管壁上,种耳长孢子的一面,朝向斜面培养基。于18~20℃下培养24小时,当斜面上有孢子印时,用  相似文献   
2.
1978~79年,我们在通省公社塘埂四队、中堰公社光辉大队等地,进行了不同点菌密度试验。结果证明,接种穴距2寸的产量最高,杂菌最少。在段木、菌种、用种量、排场及管理相同的情况下,按2、2.5、3寸三种穴距点菌,各试验点的段木均为3尺一根,每架50根,每个密度六个架子。接种前,划线定距,用皮带冲准确打眼,眼深1.5厘米。常规管理,单收记产。试验结果,穴距2寸的平均每架产耳9.9斤,比2.5寸的平均每架产耳8.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