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在全光照自动喷雾条件下,为了提高锦鸡儿扦插繁殖的成活率,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就插穗母树年龄、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对插穗平均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扦插技术组合为:选用锦鸡儿1年生母树枝条作为插穗,用浓度为800 mg/L的ABT1插穗处理60 min,生根率最高,可达86%。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是东北三大针叶树种之一,适应性强,对土壤的水分条件和养分条件适应范围很广。近些年来,选择在山地育落叶松苗的越来越多。山地育落叶松苗具有以下优点,节省耕地,可就地育苗就地造林,适地适树,造林成活率高,大大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该文对辽北地区落叶松的山地育苗做了论述,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大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茶树种植年限和种植面积的增加,茶园土壤质量退化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关于茶园土壤质量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我国茶园土壤质量退化现状、成因进行总结分析,并讨论不同茶园土壤改良措施的实施成效,旨在为未来我国茶园土壤改良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绘画出身的艾青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着得天独厚的敏感力,他善于通过色彩的巧妙运用,充分发挥色彩的情感功能,赋予意象、主题以相应的色调,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艾青自觉地将绘画中的色彩元素融入到创作中,借助色彩这个特殊的语言符号尽情挥洒诗情,将世间丰富绚烂的色彩化为了美丽的诗花,丰富了诗歌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正>宁瓜1号是以自交系K-03为父本,K-09为母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2006年春季配制组合,2006年秋季至2007年春季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7年秋季至2009年春季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10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至2010年春季在福建省累计推广100hm2。  相似文献   
6.
建立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锦鸡儿中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运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为分析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槲皮素在8.28~165.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n=5);山奈酚在7.96~158.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 (n=5);异鼠李素在8.08~161.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n=5);三者的回收率分别为99.21%、97.45%、98.26%,RSD分别为1.58%、1.77%、1.69%。锦鸡儿花中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分别为0.249 mg/g、0.245 mg/g、0.265 mg/g,根中检测不到上述三种成分。本方法可同时测定锦鸡儿中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奈酚含量,操作简单、灵敏、重复性好,适用于锦鸡儿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引进3个耐热、对短日照不敏感的有棱丝瓜品种在2010年夏季进行试验,分别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商品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热玛的产量、抗性表现最好,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8.
宁瓜1号是以自交系K-03为父本,K-09为母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分枝力强。中早熟,第1雌花节位为第12~16节。瓜呈平蒂棒形,瓜长28~36 cm,横径7.0~8.5 cm,肉厚0.9~1.2 cm,皮浅绿色具光泽,圆条瘤相间、瘤顶平,单瓜质量500 g左右。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对白粉病的抗性与翠玉相当,适宜福建省苦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紫穗槐又称棉槐、紫花槐,是蝶形花科紫穗槐属的落叶灌木。紫穗槐是喜光树种,生长快,萌蘖能力强,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耐水湿。根系发达,具有根瘤菌,可改良土壤,固土保水作用强。栽植技术简单,繁殖容易,见效快,用途广,深受群众喜爱,是辽宁地区造林绿化大力发展的主要树种。该文对紫穗槐在辽北地区的育苗做了论述,通过该技术可以提高种苗优良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宁德市是重要的棱角丝瓜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但栽培品种较为单一,以地方品种福安棱丝瓜为主,且生产用种长期处在农户自留自用的状态,缺乏系统的研究创新与提纯复壮,出现了种性退化、产量不稳、种子混杂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