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黄精浆果分层成熟规律,指导黄精种子生产,通过定期取样调查,测定不同时期黄精浆果的形态、生物量、种子产量、种子质量等指标,研究浆果收获时期和结果枝位对黄精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精浆果生物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先急剧上升后平缓降低,第1~3枝位浆果生物量在各时期均显著高于第4及以上枝位,表现出显著的分层级积累特征。根据黄精浆果形态变化,将其发育过程划分为Ⅰ~Ⅴ期,浆果颜色依次变化:浅绿色→绿色→深绿色→墨绿色→黑色。随着浆果生育期的延长,种子总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盛花期后67 d时,种子总产量最高,为15 482.00粒/m2,各枝位种子产量也达到最大值。黄精种子总产量中有70%来源于第1~4枝位,且第1~4枝位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初生小球茎重量、初生小球茎直径等指标总体上均高于第5及以上枝位,应作为黄精种子生产中的主要收获部位。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各枝位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初生小球茎重量、初生小球茎直径等指标先急剧上升,后趋于稳定。盛花期后67~107 d收获黄精浆果,可获得量大质优的黄精种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研究不同成分间的相互关联性.[方法]收集甘肃陇西及周边共7个产地36批次黄芪样品,分别测定总糖、还原糖、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皂苷和黄芪甲苷6种主要活性成分,对测定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36批次黄芪样品的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基本符合药典标准.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还原糖与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与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黄芪甲苷与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甘肃道地药材黄芪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关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供给需求曲线为基础,针对产量、气候、政策等10种影响中药材价格的因素,重点研究了各因素对供给需求曲线变动以及对均衡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供给需求模型可以进行中药材市场价格和市场均衡量的定性判断;产量、气候、政策等多种因素均是通过影响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的运动,打破原有均衡价格,形成新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从而引起交易量和交易价格的变动。  相似文献   
4.
明确略阳地区药农在黄精生产上四种常用肥料追施的最优选择,将生产田正常追肥的生物有机肥换做当地药农常用的其他四种肥料进行追施,研究不同肥料追施对略阳地区黄精花期植株地上形态的生长差异,以及对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前追肥对黄精花期叶片展开无显著影响,地径增速增加,株高增速减缓,植株结出花果数减少,不同肥料追施对黄精的增产效果不尽相同,以史丹利复合肥对黄精鲜产量和药材干产量的增产效果最明显,分别为758.56 kg/667m2和131.96 kg/667m2。花期前追肥可引导略阳地区黄精花期横向生长、相互遮阴躲避阳光直射伤害,史丹利复合肥为当地四种常用追施肥料的最优选择,对黄精的产量提升效果最好,但在生产中应注意及时补施含有机质的肥料,避免长期施用化肥引起土壤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研究栽培密度对党参生长、产量和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0 cm×10 cm、20 cm×15 cm、20 cm×20 cm、30 cm×10 cm和30 cm×15 cm共5个密度处理,分别于8月30日、9月30日和10月20日取样,分析不同密度处理的党参产量、次生代谢物和浸出物的含量,旨在探索甘肃宕昌地区党参合理的栽培密度,为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显示,栽培密度对党参的生长、产量和次生代谢物含量均有较显著的影响,适宜密度不仅可以提高党参的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党参次生代谢物和浸出物的含量。栽培密度为20 cm×10~15 cm时,党参产量和次生代谢物含量均较高,可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研究还发现,甘肃宕昌地区栽培的党参在10月中下旬仍在生长,且浸出物含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因此认为,该地区合理的采收期应为10月下旬。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药材品质的影响,以生晒法为对照,研究了煮-晒、蒸-晒、煮-烘和一体化机器加工方式对连翘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式下,连翘药材水分和总灰分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一体化机器加工的连翘药材中醇溶性浸出物、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加工方式;煮-晒、蒸-晒和煮-烘加工方式下,连翘药材中醇溶性浸出物和连翘酯苷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药材品质影响差异较大,各指标都达到《中国药典》规定范围内,一体化机器加工的连翘药材品质最优,煮-晒、蒸-晒和煮-烘方式次之,生晒方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黄精植株构件的生长规律与地下部分各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动态。[方法]以2年生黄精为研究对象,黄精出苗后连续采样,测量根茎、新生根茎、须根、茎、叶、果实等构件的形态、数量和生物量,并测定地下部分各部位的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结果]黄精出苗后根系生物量不断积累,地上部分出苗后40 d内迅速生长,之后大多生长指标小幅度增加,至8月左右地上部分茎叶有所脱落,10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回苗;地下部分在出苗40~100 d迅速生长,之后增长幅度减缓;须根的黄精多糖、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均显著低于根茎(P<0.05),但收获期的须根多糖含量可达到根茎的84.50%,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分别仅为根茎的35.72%、48.68%,这为黄精须根以多糖类材料开发大健康产品提供了依据;与原生根茎相比,新生根茎在形成的60 d内多糖含量显著较低(P<0.05),总皂苷含量显著较高(P<0.05);收获期时,黄精地下部分各部位以上3类有效成分含量排序稳定,依次为根茎>新根茎>须根。[结论]该研究为黄精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特点,该研究以GARCH族模型为基础,以连翘为代表,重点研究了连翘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风险特性和杠杆特征。结果表明:GARCH族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连翘价格的波动情况,拟合偏差为1.37%,通过GARCH族模型研究表明连翘价格具有显著的波动集簇性,但是没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连翘市场价格具有冲击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利好消息"对价格的冲击大于"利空消息"。该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西汉台区“秦岭七药”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为汉台区“秦岭七药”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通过样地调查和走访调查对“秦岭七药”的植物资源分布和资源量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汉台区共发现“秦岭七药”32种隶属21科30属,占“秦岭七药”记载总数的23.19%。汉台区的“秦岭七药”植物资源以草本为主,多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林下区域,入药部位主要为根及根茎,祛风湿药占比最多为21.88%。汉台区“秦岭七药”的总蕴藏量为222 323.91 kg,总年允收量为70 562.24 kg,其中根及根茎类入药的“秦岭七药”占比最高。结论:汉台区“秦岭七药”植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应加强资源开发利用。此外,部分“秦岭七药”资源蕴藏量较低,需要加强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黄精药材商品市场流通现状,在全国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市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收集黄精药材样品146份,测定其杂质、水分、单重、色泽、质地等指标,并结合文献调研,重新对市场上黄精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市场上黄精药材主要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3种规格,在各规格下依据单重划分为3个等级。市场上黄精药材等级划分较为混乱,同时存在产地信息丢失、加工方法不规范等问题。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初步制定了黄精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以期为黄精药材规范化生产和流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