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3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4篇
  12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探究不同种类杜鹃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野生杜鹃林土壤养分含量和判断土壤养分限制作用提供依据.以贵州百里杜鹃林区3种优势种马缨杜鹃、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SMB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养分、SMBC、SMBN、SMBP含量不同.迷人杜鹃林的SMBC、SMBN显著高于马缨杜鹃林和露珠杜鹃林,SMBP含量为露珠杜鹃林>迷人杜鹃林>马缨杜鹃林.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P和SMBN/SMBP差异显著,但土壤SMBC/SMBN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N具有内稳性;不同种类杜鹃林SMBC/SMBP适合作为根际生态系统限制性营养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从BL21(DE3)E.coli菌株中以PCR的方法扩增得到了与T7RNA多聚酶(T7RNApolymerase,T7pol)基因大小一致的DNA片断。将PCR产物纯化后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得到了正确的T7pol基因。将T7pol基因亚克隆入pET-28b( )中,构建得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T7。该质粒的BL21(DE3)pLysS转化菌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约98800的蛋白,这与T7pol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将该质粒转化DH5α、JMl09、HBl01、BL21(DE3)和BL21(DE3)pLysS等5种不同的宿主菌,仅有转化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BL21(DE3)pLysS才能得到转化子,而其余4种T7T7pol酶活性不受抑制的E.coli宿主菌不能得到转化子。pET28T7原核表达质粒这种仅能在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中才能存活的现象说明本试验所克隆的T7pol基因能正确表达出具有RNA转录酶活性的蛋白。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西瓜上的应用主要有:提高西瓜种子发芽率;预防畸形苗的发生;促进嫁接口愈合;诱导西瓜单性结实;调节西瓜雌雄花发生比例;西瓜组织培养;还可以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坐果率,促进西瓜早熟,提高西瓜产量。  相似文献   
4.
优质优价,优胜劣汰,是市场的无情法则,提高果品质量刻不容缓。尤其是随着果品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面临着洋水果大量进口的冲击,我们的脐橙果品只有质优,才能与之抗衡。只有靠过硬的质量,才能保住国内市场,才能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充分了解赣南脐橙鲜果质量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栽培技术措施,2003年11月我们对赣南脐橙果品质量现状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小结分析于后:1调查时间、地点和内容1.1调查时间2003年11月3~20日。1.2调查地点根据赣南脐橙产区地理位置及生态特点,选择东、西、南、北、中的安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药益真灵制剂对母猪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将泗阳某猪场发生子宫内膜炎的16头母猪的采样病料经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确定病原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3种细菌混合感染,然后对3种病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最后动物试验,将病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第1组采用青霉素G、链霉素、鱼腥草混合制剂对病猪肌肉注射治...  相似文献   
6.
扬麦16耐迟播早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品种扬麦16自2009年审定以来推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中表现出耐迟播、早熟的特性。为阐明其耐迟播、早熟的生长发育机制,比较了在不同播期(10月20日,早播;11月5日,适播;11月20日,迟播)下扬麦16和当前本地区其他小麦主栽品种的生育特性、群体结构、灌浆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扬麦16在迟播条件下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及产量下降幅度均最小,稳产性好;扬麦15和扬麦22的早播和适播产量高,而迟播相对于适播的减产幅度大,但减产原因不同,扬麦15穗粒数下降幅度较大,扬麦22则是千粒重下降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所有品种的全生育期天数均逐渐缩短。迟播时扬麦16生育期最短,开花期至成熟期天数比其他品种缩短3~5d,但其快速灌浆启动早,持续时间长,灌浆速率峰值大,千粒重高。迟播条件下,扬麦16越冬期茎蘖数、LAI及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能保持较大的生长量及分蘖发生量,群体结构协调,这是其迟播高产的基础。扬麦16耐迟播、早熟的特性明显,稳产性好,能满足当前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迟播早熟的种植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化感物质阿魏酸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阿魏酸分别处理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利用单因素方差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化感指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阿魏酸显著抑制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的萌发,对2种杜鹃种子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阿魏酸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均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化感效应的最强浓度为1 000 μg/mL.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次野外调查,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在“3S”技术支撑下,划分了青海湖流域天峻县各景观类型并计算出了面积。在此基础上,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和区域景观价值法确定了天峻县各生态类型生态补偿的上下限标准。结果表明: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最为显著,为66.97×108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小的景观类型为灌丛,其价值为1.19×108元;从景观类型面积看,天峻县高寒草甸面积最大,达到717572.16hm2,石砾地面积最小,仅为205.93hm2;在不同类型植被景观价值中,高寒草甸对青海湖流域天峻县景观价值的贡献最大,为35.33×108元,山地灌木林景观价值最小,仅为0.08×108元。天峻县生态补偿的理论上限为101.42×108元/年,补偿理论下限为47.61×108元/年。  相似文献   
9.
对全球非结构有限体积法海洋模式(Global-FVCOM)计算的全球海洋潮汐东中国海部分进行了验证。模式与资料的比较范围为24°N到41°N、118°E到132°E。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了东中国海的M2、S2、K1、O1分潮的同潮图。分潮计算结果与东中国海区域99个实测站点比较结果总体较好,局部区域水深和网格精度欠缺导致偏差偏大。M2分潮振幅均方根偏差为15 cm,迟角均方根偏差为10°,K1分潮振幅均方根偏差为8.2 cm,迟角均方根偏差为9°。初步结果将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全球多尺度潮流-洋流耦合模型。研究亮点:采用全球一体化的非结构有限体积法模式计算了全球潮汐,东海潮汐比较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反演了该地区潮波特征。全球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全球变化和近海变化的理解,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头孢菌素C的工业生产菌种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后的制备及再生条件为:在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110~120 h的菌丝体,30℃条件下经1%蜗牛酶和1%纤维素酶混合液酶解3.5 h,原生质体得率最高可达2.377×107个/mL;在以KC(0.6 mol/L KCl+25mmol/L CaCl2.2H2O)为渗透压稳定剂的再生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再生率可达40%。用pMK4-LV质粒通过电击法对原生质体进行转化,成功得到了重组子,转化率约为10个转化子/μg质粒DNA。转化子的PCR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转入顶头孢霉基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