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4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韦金笙 《花木盆景》2007,(10):61-63
其盆面装饰常开框,并在框内浮雕人物(图51清蓝釉开框雕刻人物方形盆)、花鸟(图52清蓝釉底三彩浮雕花鸟方(斗)形盆)、博古龙(图53清锦地三彩博古龙椭圆(蛋)形盆)、八卦(图54清老僧黄釉八卦八角形盆)以及文字(图55民国紫泥粉浆阴刻文字长方形盆)等。盆脚多为中宽四角平曲脚,或垫圈。盆底漏水孔常为小圆孔。  相似文献   
4.
到宋朝(960年-137年),树木、山石盆景的研究、盆景的布局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除山石与植物组“景”外,又分别将树木加以艺术处理,发展形成树木盆景:将石玩组合,“渍以盆水”,发展形成山水盆景。  相似文献   
5.
凝听     
韦金笙 《花木盆景》2008,(12):56-56
坐禅方丈突然回眸凝听, 在听风声,在听雨声,还是在听诵经声? 耳熟之声不会惊动虔心, 在听哭声,在听笑声,还是在听祈祷声?  相似文献   
6.
三、世界盆栽界求同存异传承中国盆景类型 中国早在宋代(960年-1279年),树木、山石盆景的研究和盆景的布局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除山石与植物组“景”外,又分别将树木加以艺术处理,发展形成树木盆景;将石玩组合,“渍以盆水”,发展形成山水盆景。  相似文献   
7.
中国盆景是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通过造型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何谓艺术,《新华字典》“艺术”条目一解:“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术”条目中解:“技艺”。也就是说,盆景艺术是通过种种技艺进行造型,依自然天趣,创自然情趣,又还其自然天趣(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8.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中原,开邗沟沟通江淮,并在蜀岗上修筑邗城(即今之扬州)。邗沟的开发,孕育了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使扬州经济繁荣,文化发展,隋唐时就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及“扬州富庶,甲于天下”之誉。清代扬州成为南北漕运与盐运的咽喉,又出现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先生题写书名,韦金笙主编,众多古盆收藏、鉴赏家和相关人员组成编委会,集体编著的《中国古盆鉴赏》画册,在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开幕前夕,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得参加博览会中外盆景界朋友赞赏和青睐,特别是海外盆景界朋友纷纷购取,一睹中国古盆风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盆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业余盆景爱好者群体飞速壮大,加之痴  相似文献   
10.
扬州芍药小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州芍药自古远近闻名,文中根据有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研究,对扬州芍药的栽培简史及其盛衰原因与古今品种等等进行探讨,并加阐述,最后还对今后发展提出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