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蛹虫草菌种在不同条件下保藏对其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方法:采用10℃/5℃(昼/夜)和15℃/10℃(昼/夜)两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两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1个月和2个月的时间,以冰箱保藏为对照。结果:结果表明,10℃,5℃保藏时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及子实体产量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2个月的保藏时间。[结论],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1个月,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菌丝长速均匀稳定,菌丝干重及子实体产量较高。可见,蛹虫草菌种在较低的常温、有散射光条件下保藏要比保藏在冰箱里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菌种保藏条件对蛹虫草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蛹虫草菌种在不同条件下保藏对其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0℃两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两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d和60d的时间,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及子实体产量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菌丝长速均匀稳定,菌丝干重和子实体产量较高.可见,蛹虫草菌种在较低的常温、有散射光条件下保藏要比保藏在冰箱里效果佳.  相似文献   
3.
研究营养基质(稻草与土2:1)经4茬连作后与土培相比其微量元素、病原菌和产量的变化.以津优30为试材,采用营养基质和土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连作茬次营养基质的微量元素、病原菌以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连作茬数的增加,除有效铁离子含量增加外,铜、锌、镁、钙离子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且营养基质中锌离子含量低于对照,钙、镁、铁、铜离子含量均高于对照.尖孢镰刀菌数量随连作茬数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连作4茬营养基质中尖孢镰刀菌数量比对照少.与第1茬相比,连作4茬营养基质和对照中枯萎病的发病株率分别上升了5.18%和8.3%.连作4茬黄瓜产量显著下降,营养基质和对照产量分别降低33.33%和35.71%.营养基质连作栽培可以改善微量元素的供应,降低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增长速度,从而减缓产量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维生素对蛹虫草继代培养中菌落类型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旨在探讨优型菌落子实体产量最高,延缓退化的维生素配方.采用正交试验,将蛹虫草优良菌株J8在不同维生素培养基上进行10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菌落在不同维生素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后形成5种菌落类型,有子实体形成能力的菌落为Ⅰ、Ⅱ、Ⅲ型,其中Ⅰ型菌落产量最高,Ⅲ型居中,Ⅱ型最低;Ⅳ、Ⅴ型无子实体形成能力.子实体产量最高,且最稳定的Ⅰ型为优型菌落.有利于优型菌落子实体高产的维生素配方为(VB1)2(VB2)3(VBC)4(VB6)2(VPP)3,并且5种维生素均有利于提高优型菌落子实体产量,但只有VB2对其子实体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优型菌落形态特征为菌丝深黄色,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绒毛状,有同心纹,有角变.  相似文献   
5.
研究矿质元素对北虫草继代培养中菌落类型的影响,旨在探讨优型菌落保持代数最长的矿质元素配方.采用正交试验,将北虫草优良菌株L_(20)在不同矿质元素培养基上进行12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菌株L_(20)在不同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后形成7种菌落类型,有子实体形成能力的菌落为Ⅰ、Ⅱ、Ⅲ、Ⅴ型,其中Ⅰ型菌落产量最高,Ⅲ型居中,Ⅱ型最低,Ⅴ型形成子实体均为畸形:Ⅳ、Ⅵ、Ⅶ型无子实体形成能力.各类型菌落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分布规律是:子实体产量较高的Ⅰ、Ⅲ型菌落主要分布在前10代;产量较低的Ⅱ型菌落分布存前4代;子实体为畸形的Ⅴ型和无子实体形成能力的Ⅳ、Ⅵ、Ⅶ型菌落主要分布在4代以后.保持优型菌落--Ⅰ型最为稳定的矿质元素配方为1.0g·L~(-1)k、0g·L~(-1)Mg~(2+)、0.02g·L~(-1)Ca~(2+)、0μg·L~(-1)Mn~(2+)、25μg·L~(-1)或375μg·L~(-1)Zn~(2+).可见,Ⅰ型菌落产量最高,为北虫草优型菌落.其主要形态特征为:菌落颜色较深呈橘黄色、菌丝气生性中等、菌落质地为致密绒毛状,有同心纹、存继代培养中有角变现象.1.0g·L~(-1)K~+、0.02g·L~(-1)Ca~(2+)、250μg·L~1或375μg·L~(-1)Zn~(2+)对Ⅰ型菌落起到延缓退化的作用,而Mn~(2+)、Mg~(2+)会促进其退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