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36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褐斑病常出现于蘑菇的盖面上,呈浅褐色或红褐色斑点。斑点最初圆形或不整形,直径不大于2  相似文献   
2.
做法是:在接种箱内的酒精灯旁,放置一长形小瓶,内装75%酒精。经酒精灯火焰烧红的接种铲插入75%酒精瓶中,稍停数秒接种铲很快冷却。取出接种铲通过火焰,点燃后立即移开,沾附在接种铲上的酒精燃烧后,自行熄灭。此时,接种铲经火焰灭菌,又经75%酒精灭菌,再点燃沾附在接种铲上的酒精三次灭菌,完全达到无菌效果,而且接种铲不热。经此法灭菌的接种铲可连续移接数次,再如法灭菌。此法既保证接种铲灭  相似文献   
3.
按莱姆基(Lemke,1972)的制法如下: 1.取10公斤麦粒,加15公升水,在文火上煮15-20分钟。 2.煮后用笊篱捞出麦粒,摊平凉干,再拌上120克石膏和30克碳酸钙,以期调整pH,并有缓冲作用。此外,据斯托列(Stoller,1956)确认石膏尚有防止麦粒粘结,改善基质通气之效。 3.将麦粒装到容积为1公斤的奶瓶子中,装量为基容积的2/3。故而每瓶装350-400克麦粒。瓶口塞以棉塞,在温度为120℃,压力为101325帕斯卡下灭菌,历时1.5小时,灭菌后pH应为6.5-6.7, 4.俟冷至24-26℃时接种。  相似文献   
4.
在培养真菌中,某个种最稳定的特征之一是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在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一般是根据7—14昼夜菌落直径的大小,对于生长缓慢的种,推迟些时间,在28—30天测定菌落的直径。以生长系数表示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最完整  相似文献   
5.
6.
为长期保藏菌种,对产孢的菌株可采用以下简易的砂土管保藏法:(1)选洁净河砂,过孔径0.5毫米筛子后,用清水反复淘洗并不断搅动,直到水清澈为止。(2)将淘洗过的砂粒充分干燥(烘或炒干)后装入指形管中,每管约装1克,加压或常压灭菌。(3)在接种箱内按无菌操作用接种铲在斜面上刮取孢子或菌丝(绝对不可夹带培养基),再将接种铲插入砂土管内反复搅动,使孢子均匀地散布于砂粒上,1支斜面上的孢子可做1支砂土管。(4)接种后紧塞棉塞,齐管口剪  相似文献   
7.
苏联野生食用菌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苏联野生食用菌的加工技术。介绍了醋渍、盐腌和脱水干燥等三种加工方法。最适合盐量醋渍菇应为3~4.5%,盐腌菇应为6~8%,最适pH位应分别低于3.8和4.2含泥砂量应低于0.1%。  相似文献   
8.
土们岭地处吉林省腹地,东面是长白山过渡的丘陵区,西临广阔的松辽平原,位于东经126°10′、北纬44°15′.年雨量500~l000毫米,60%以上降水集中于6~8月.1月份平均气温-20~-16℃,7月份20~24℃,无霜期四个月.本区气候特点可概括为:十年九春旱,雨热同季,冬寒多雪.真菌资源丰富,共搜集到的食菌、已知民间药用菌和林木的外生菌根菌计85种,其中代表种如下:  相似文献   
9.
野生食用菌子实体的发生时期及产量受包括天气、林相、林龄在内的环境因子的影响。本文讨论了估测方法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卷缘齿菌(Hydnum repandum L.ex Fr.)分布广泛,容易采集;干鲜食用,味美适口;是一种值得大力开发,广为利用的野生食菌。一、分类地位该菌隶属担子菌纲(Basidion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齿菌科(Hydnaceae),齿菌属(Hydnum)。齿菌属的子实体有柄,菌肉浅色,新鲜时肉质,干燥后变脆。盖面光滑,无鳞片。菌刺锥形,垂生,白色或淡色。孢子卵圆形到广椭圆形,光滑,孢子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