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根据罐头加工标准和市场鲜售趋势,经过三年的试验,筛选出了子实体色白、出菇整齐、菌盖圆整、不易开伞、产量高等商品指标优于“三明一号”的S.F.V—9菌株。现报导于下: 一、生物学特性 1.在PDA培养基上的形态:S.F.V—9菌株菌丝白色,绒毛短而较松,粉孢子极少。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栽培蘑菇以来,在覆土材料的制备和覆盖工艺上,基本没有什么改变,仍采用粗、细土分2~4次覆盖,不仅费工,且劳动强度大.为简化覆土工序,我们在1982~1983年河泥砻糠等材料试验的基础上(见本刊84年第4期),对河泥砻糠土的最佳配比、覆盖厚度及相应的技术进一步作了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一)备料:将砻糠过筛去杂后,置pH11的石灰水中浸过夜,用800倍液多菌灵喷洒(100斤料喷15斤)消毒,然后覆盖薄膜.河泥取自无污染的河浜,捞起后放在水泥地上沥去部分水分,当含水量达  相似文献   
3.
后发酵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蘑菇培养料后发酵技术,我国已广泛采用。为了对后发酵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子有更深的了解,根据我们的试验和有关文献综合报道如下。后发酵的作用机理蘑菇培养料的后发酵,即培养料进房后的再一次发酵,国外称Composeting phase Ⅱ、Peak-heating、Controled-Fermentation。室外发酵(即前发酵),是以化学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4.
1982年秋,我们去荷兰对蘑菇与平菇的栽培、科研等进行了考察。 1.蘑菇生产工厂化 荷兰的蘑菇生产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的,但开始发展很慢。  相似文献   
5.
荷兰蘑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堆肥制备荷兰蘑菇试验站对蘑菇堆肥等作了许多研究,分析了马粪、鸡粪成份(见表1),试验了不同材料配比,研究了各种添加物(尿素、甜菜根、麦麸、棉子粉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和塞舌尔两国政府协议,我们受农牧渔业部的派遣,于4月8日至6月30日,在塞舌尔进行了蘑菇培植可行性考察和试种工作。现将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自然条件与资源塞舌尔是西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由一百多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447平方公里。马埃是塞舌尔的第一大岛,首都维多利亚就在此岛,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普拉兰是第二大岛,距马埃50公里,系国家自然公园的所在地;鸟岛是群鸟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7.
美国在1985年生产蘑菇5.9亿磅,其中70%为鲜销,25%为加工,平均出售价是0.65美元/磅。50%的蘑菇栽培于宾夕法尼亚州,25%栽培于加里福尼亚州,其余分散在其他州。美国99%以上的栽培蘑菇是普通双孢白蘑菇,但也有3百万磅的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8.
1986年秋至1987年冬,我们对从国内外引进的11个金针菇菌株,根据目前国内外市场对金针菇制罐标准和商品鲜售的要求,进行了比较试验,初步选出符合制罐标准的FL.V—9菌株和适合鲜售的FL.V—2、FL.V—8菌株,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村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FL.V—1(本所从野生菌中分离),FL.V—2(香港中文大学),FL.V—3(本所从嘉定采集分离),FL.V—4(本所采集分离),FL.V  相似文献   
9.
1980年6月2日至16日,应日中农林水产协会的邀请,我参加了上海农业学会组织的上海食用菌考察团赴日本进行食用菌考察,先后考察了四县一都:即长琦县、大分县、鸟取县、群马县和东京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面积栽培蘑菇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一直是一年种植一次,从秋季播种至第二年初夏结束,生产周期达9个月之久,年平均单产1斤/尺~2左右,其中春菇产量始终徘徊在0.2斤/尺~2左右。春菇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越冬春菇菌丝趋于衰老,培养料养分大量消耗,病虫杂菌危害加剧,以及培养料内菌丝体代谢物累积等不利影响。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菇房设备的利用率,增加蘑菇年产量,我们根据上海春季气候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