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鱼智 《食用菌》2006,28(1):34-35
毛乌索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东部,跨内蒙、陕西、宁夏三省区,总面积约40000km^2,年平均降雨量为300~400mm,平均气温7~10℃,平均风速为2.9m/s,呈内陆干旱气候。地下水源丰富,且分布在浅层,沙土容重1.56g/cm^3,田间持水量为13%。目前人工栽培天麻主要分布在野生天麻适宜区,随着天麻的用途扩展,需求量增大,这些地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根据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分析,毛乌素沙地既有天麻栽培的优势条件,也有一定的限制因子。2000年11月,我们从陕西商洛市引入蜜环菌和红杆天麻种进行栽培试验,经四年的栽培试验表明,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扬长避短,可以达到高产水平,现就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榆林市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菇农对食用菌特性了解不透,栽培技术落后,杂菌污染率高,甚至有全部污染绝收现象发生。2016年榆林市园艺工作站组织科技人员对全市食用菌栽培户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研,在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榆林市平菇袋料周年栽培技术规程,指导菇农进行规范化栽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北方地区塑料大棚的发展,许多栽培户在塑料大棚中栽培平菇.因为塑料大棚生产集中,垒放菌袋多,管理方便,一般0.50亩的塑料大棚,每棚可垒放15000菌袋,相当于8米×3米的房子1 5个.但是塑料大棚和房子的小气候迥然不同,因此,许多栽培户在塑料大棚中栽培失败,损失严重.为了减少栽培户的损失,现把我们这几年在塑料大棚中栽培试验结果介绍给读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玉米粉、麸皮等栽培食用菌原料价格直线上升,致使菇农的收入越来越低.笔者从1993年起,以鸡粪代替玉米粉和麸皮栽平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转化率达100%以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菌种选择 选用母种转管在3次以下,原种、栽培种生长洁白、健壮、爬壁力强、苗龄小的优良平菇种.2 栽培料配方 阔叶树木屑74%,麦糠或豆秸糠,稻草糠等20%,石灰1%,鸡粪5%(干湿均可).将鸡粪用水充分溶解和其它原料拌匀,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5%左右,然后用233×25cm、厚5~6丝的聚丙烯塑料简袋装料,料尽量装实,在常压锅内100℃下保持8小时,再闷一夜,待袋温降至30℃以下时乘热接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没有野生天麻生长的毛乌素沙地、经过4年的栽培试验研究,通过不同质地土壤比较试验,优选出了菌枝 鲜枝 麻种 鲜材马蹄口对接面“四下窝”一步覆膜栽培法,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使天麻栽培工序简化,成本降低、病虫害减少,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陕北地区枣木资源,提高红枣产业附加值并高效缓解香菇产业栽培原料短缺等问题。以香菇品种L808为供试材料,分析以不同比例的枣木、枣泥为栽培基质对香菇菌丝适应期、菌丝侵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及转色期的影响,并筛选最优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枣木和枣泥的配方A、B、C相较于对照CK,菌丝生长速率分别提高了3.79%,11.90%,8.65%,且配方B (枣木屑68%、枣泥10%、麸皮20%、蔗糖1%,石膏1%)更有利于菌丝快速且平稳的生长。综合考虑,将其定为香菇栽培的最优枣木配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