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意识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无公害食品已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2.
甘蔗条螟预测方法和防治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螟[Procerasvenosatum(Walker)]是甘蔗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年份造成甘蔗产量损失5%~10%,个别蔗田达25%以上。甘蔗条螟的预测和防治,历来采用水稻螟虫的方法,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为此,我们在调查该虫发生和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改进了预测方法和防治技术,经多年实施,该项技术的改进,每年每亩蔗田可节约预测和防治费用150~200元。现总结介绍如下:1发生为害特点1.1年发生简况该虫在厦门地区1a发生3代,各代期距60~70d,其中第三代长达220~240d。以老熟幼虫在蔗秆叶鞘内侧结茧化蛹越冬。一般年份越冬代成虫始盛期、高峰期和末期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黄涛生 《长江蔬菜》2003,(10):37-38
小菜蛾,俗称“吊丝虫”,是福建省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增加,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成片种植,食料丰富,具备了害虫大发生的环境条件,加上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防治难度大,要控制其为害,需要综合治理。20世纪80年代,防治小菜蛾普遍使用有机磷农药,不少菜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用了甲胺磷等高毒农药,造成蔬菜农药残留严重、害虫抗药性增强。20世纪90年代,多次开展农药试验、筛选、推广,先期只考虑高效,之后逐渐增加了选择低毒类型的内涵,如生物农药8010粉剂、Bt乳油、爱福丁、菜喜、虫螨杀星。酰基脲类农药卡死…  相似文献   
4.
甘蔗二点螟发生规律、预测方法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甘蔗二点螟的发生规律,研究预测方法和防治技术,以解决生产上存在的二点螟为害,造成甘蔗产量严重损失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黄涛生 《蔬菜》2003,(10):24-25
近年来,由于厦门市出口的便利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种植面积日渐扩大,为蔬菜主要害虫——小菜蛾的周年严重发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据初步调查,其发生和化学防治面积已占全部蔬菜病虫化学防治总面积的35 %以上。但长期以来,防治小菜蛾乱用药、用重药、频繁用药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蔬菜产量损失、品质下降、环境污染,为害人体健康,蔬菜农药中毒事件经常发生。要根本改变这一严重状况,必须研究出一套易于操作的防治配套技术,供蔬菜生产者使用。一、小菜蛾防治配套技术1.小菜蛾发生规律(1) 发生动态 我市全年均可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