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园艺   2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自己制造养料,不仅养活了自己,还成为其他生物直接或者间接的食物。有一些植物自己不能完成光合作用,只能靠分解其他植物的残骸作为自己的营养。还有一些植物更加蛮横,喜欢不劳而获,从其它植物那里夺取养料,有种类的虽然也有绿色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却还是要从寄主那里夺取水分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这些腐生和寄生的植物十分奇特,可遇而不可求。  相似文献   
2.
19.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coeleste,红色背景1935年7月,红军进入松潘毛尔盖一带,之前的粮食储备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于是中央在这里休整,顺便筹集粮食。七月份正是青稞成熟的季节,但当时的青稞却没有被收割,因为百姓们听说部队要经过这一带,都十分害怕,所以全都逃走了。红军内部有着非常严明的规则,那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但当时部队内部已经弹尽粮绝,要是不收割这些青稞,大家会被饿死。  相似文献   
3.
<正>1.苏铁Cycas revolute苏铁科苏铁属灌木,树干高可达2米,树干圆柱形。叶片羽状,生于茎顶端,轮廓倒卵状披针形,羽状裂片极多。雌雄异株;雄球花圆柱形,雌球花的大孢子叶密生灰黄色绒毛,羽状分裂。种子红褐色或者橙红色。花期6~7月,种子10月成熟。  相似文献   
4.
周立新  黄润铖 《花卉》2017,(13):47-50
2016年7月,我与一众花友去滇西北高原寻花.记得从滇西北回来后的最初几天,天天做梦拍风光、查植物、拍植物,好几次梦见有好风景和植物时相机出故障,不是快门按不下去就是对不上焦,然后急醒了,还有一次居然梦见丢了相机包……是的,那一趟寻花之旅,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特别是流石滩上的紫堇,其他地区的紫堇,多数是在春天或者初夏开放,而高海拔带来的低温、低压、高辐射环境,却让在这里土生土长的紫堇们,直到盛夏还能维持自己绽放的容颜.  相似文献   
5.
黄润铖 《花卉》2020,(5):44-47
去年5月出差到西藏林芝,这也是我对西藏的初体验。我不知该如何描述林芝的气候——匆匆到访不过一周,甚至不及适应那稍显稀薄的空气。严格说来,短暂的几天体验到的只是天气的特点:风很大,常有雨,随时都会出太阳。群山的环抱带来凛冽的风,这小城冷清得很。城市虽小,"林芝"却很大——这个行政区从察隅的河谷一直攀升到南迦巴瓦峰,极大的落差也带来极具多样性的植被。几天的时间里,我跟同事随向导一起乘车,匆匆到了几个地点。每到一地,野草也是彼处的地标。首先是在林芝市区里的见闻。  相似文献   
6.
黄润铖 《花卉》2020,(13):10-11
紫色的郁金香总有一种特别的气质,相比其他颜色的郁金香品种,显得高贵,诡秘,具有其他颜色无可替代的魅力。它们的花语是"忠贞的爱"。郁金香品种大赏的第四期的内容,为读者介绍一些紫色的郁金香品种。1.‘鹦鹉王子’郁金香Tulipa‘Parrot Prince’属于郁金香栽培群当中的鹦鹉群。花被片外缘为优雅的紫丁香色,内部颜色稍深。株高较低矮,约35厘米。花期仲春至暮春。  相似文献   
7.
正越来越多新奇的花卉正进入大众的视野,点缀了爱花人的阳台或是庭院,可以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有一款土生土长,国内就有野生分布的花卉,虽然外观并不以美艳著称,但芬芳扑鼻,清新素雅,同样适合妆点自己的花园。这里要介绍的就是米仔兰。米仔兰(Aglaia odorata),也叫米兰、米籽兰、鱼子兰、兰花米、碎米兰、暹罗花,是十分优秀的木本园艺植物。米仔兰属于楝科米仔兰属,为灌木或小乔木,叶片为羽状复叶,长5~12厘米,最长可  相似文献   
8.
正都说春华秋实,当秋风开始吹散夏日的暑气,也带走了大半缤纷和灿烂。萧索的气息铺面而来,入秋之后,纷繁的花儿很少露面,即使是星星点点的色彩,也显得格外珍贵。秋天的川西和西藏,在那高原地带,却有一类精灵一般的花儿,名字也灵气十足。它们被称作龙胆,不知是不是传说中的巨龙长眠于此,血肉化成了巍峨的山石,胆汁却洒满了这里的高原,成为星星点点的繁花。川西高原的秋天比同纬度下的平原地区来临得稍早  相似文献   
9.
<正>许多美丽的花儿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醒目美艳的外表,让人们忽视了它们潜在的危险。对自然界的植物而言,来自大大小小各种动物的啃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产生各种各样的有毒成分,让众多动物敬而远之,不敢下口。无论是山野之中,还是园圃庭院,这样"带刺的玫瑰"都不在少数。偏偏又有许多植物,看起来晶莹剔透香甜可口,一旦吃下肚  相似文献   
10.
黄润铖 《花卉》2021,(17):46-48
7.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红色背景韶山民间食用马齿苋的习俗由来已久,时至今日韶山的大小集市上都还时有出售。但韶山人很少有用马齿苋鲜炒来吃的,一般是晾干切碎制作成酸菜。毛泽东主席的母亲文七妹在生活中制作大量的酸菜、泡菜、霉豆腐。毛家菜地田旁的各种野菜,她也会一一采撷起来,其中就包括马齿苋,或晾干制作成酸菜,或用来饲喂猪狗鸡鸭。在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的岁月里,生命力极为顽强的马齿苋,即使是在陕北贫瘠干旱的黄土高坡上亦能偶尔觅到。这种野菜,在异常艰苦的岁月里给毛泽东主席以无比的安慰。后来,马齿苋成为毛主席食谱当中经常出现的菜肴,与辣椒、腐乳一起成为毛主席用餐的“老三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