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园艺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郑抗无籽4号(原名金玫瑰无籽1号,见本期封面)西瓜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多倍体西瓜品种选育课题组1993年育成,开封市种子管理站等单位参与试验与推广,2002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黄瓤无籽西瓜新品种。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生产性状、产量、耐贮运性等综合性状超过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2.
莲属两个种亲缘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秀强  陈俊愉 《园艺学报》1992,19(2):164-170
  相似文献   
3.
强力坐瓜灵对提高西瓜坐果率的影响谭素英,刘文革,黄秀强,周明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450004)(四川成都施特优化工厂610301)“强力坐瓜灵”又称吡效隆2号,其有效成份吡效隆(4PU—30、KT—30、CPPU)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植物...  相似文献   
4.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优越性及系列无籽西瓜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蜜枚无籽1号”是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诱变育成的“蜜枚”四倍体西瓜为母本,“80—2”二倍体西瓜为父本杂交,于1983年育成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经过与国内多个三倍体无籽西瓜品种的比较试验,确定该品种是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和耐贮运的中晚熟优良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在我国20余个省(区)、市栽培成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品种于1990年通过农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1991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优越性及系列无籽西瓜新品种谭素英,黄秀强,刘文革(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450004)根据产生无籽西瓜的不同方法可将无籽西瓜分为三类:一类是应用激素产生无籽西瓜;一类是染色体易位无籽西瓜;另一类是三倍体无籽西瓜。前两类无籽西瓜由...  相似文献   
7.
提高西瓜四倍体诱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对6个二倍体西瓜品种进行了提高秋水仙素诱导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剥去生长点外幼叶后用秋水仙素溶液滴苗,涂抹处理,其变异株率分别为52%和61%;浸芽处理的变异株率为39.1%。以上处理方法显著优于并可代替常规的滴苗,涂抹和浸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蜜枚无籽2号是1994年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的无籽西瓜新品种。经过4年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该品种是一个抗病、耐湿、大果型、高产、优质、耐贮运的中晚熟黑皮类无籽西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石蜡切片、压片等方法观察研究同源四倍体西瓜授粉、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发现:(1)同源四倍体西瓜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畸形现象,生长速度缓慢,授粉后12小时到达花柱基部,比对照二倍体西瓜慢3小时;(2)四倍体西瓜的正常发育成熟胚囊为标准8核胚囊,自交受精过程正常,但有花粉管进入的胚囊数少,仅35.0%(对照为97.5%):(3)四倍体西瓜自交部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球形胚阶段败育,只有少部分能发育到成熟,形成有活力的种胚。以上三方面是造成同源四倍体西瓜低稔性的主要胚胎学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 1980年,在具有正常节间(NI)的‘主流’甜瓜(Cucumis melo.L.)中,发现了一个短节间(SI)突变体,定名为‘主矮’(Main Dwarf)。和主流相比,除节间短(即短蔓)外,叶子较小且绿色较浓,果实也较小.从1984~1988年,主矮和13个正常节间品种和6个短节间品种分别进行了杂交,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不管主矮是和正常节间品种杂交,还是和短节间品种杂交,F_1代节间均正常.主矮与正常节间品种杂交.F_2代中正常节间植株和短节间植株以3:1的比率分离,其 F_1代与主矮回交的后代中,正常节间植株和短节间植株以1:1的比率分离.主矮与短节间品种杂交,F_2代中正常节间植株和短节间植株以9:7的比率分离;其 F_1代与主矮回交的后代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