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整地方法对锥栗单株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锥粟营养丰富.既可生食、炒食,还可加工成多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整地方法对锥粟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全垦整地最好.其增长效益为109.11%。  相似文献   
2.
不同立地类型锥栗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锥栗 ( Castanea henryi)属壳斗科栗属植物 ,是我国南方著名的干果与木本粮食树种。锥栗果实含淀粉 64.2 %、蛋白质 7.6%、脂肪 7.1 %、水溶性总糖 1 2 .5 7% ,其营养价值高于面粉、大米和薯类。锥栗清香、脆甜、富含糯性 ,可以鲜吃、炒食、菜食、清炖 ,还可以磨粉制作糕点代乳粉、巧克力糖 ,加工成罐头等副食品 ,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发展前景看好。锥栗在福建省栽培历史悠久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提高了经营水平。本文探讨锥栗不同整地的试验 ,旨在为提高锥栗单位面积产量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福建省建…  相似文献   
3.
锥栗(Castanea henryi(Skam)Rehd.et Wils.)俗称榛子,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树体高大,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到南岭以北,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四川、湖北、江苏等省,特别是福建省的南平、三明面积大,分布广。建瓯市是锥栗的发源地,栽培历史千余年,全市栽培面积达2.87万hm2,全市各乡镇均有种植,是建瓯市农业经济中最具优势、最有潜力的重要支柱产业。虽然近年来学者对锥栗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对锥栗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1概况 锥栗俗称榛子,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是我国南方著名的干果与木本粮食树种,也是福建省最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之一。锥栗是福建省重要的优稀特色资源。锥栗树全身是宝,秋后落叶可以改良土壤,成熟后的种苞是生产活性炭的原料,根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上等药材,树干是工业原料用材;其坚果品质优良,富含17种氨基酸,具有补肾、健脾、强筋、活血的功用。锥栗糯性强、蛋白质丰富、水溶性总糖含量高、外观亮丽、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5.
采用主成份回归分析对锥粟16个无性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速生性、抗性以及果实大小等性状,进行了定量的综合评价.对无性系各性状的观测数据作线性正交变换,使它们转变成为一组互不相关的特征性状,彼此独立地参入综合评价,提高了综合选择的准确性,筛选出了综合性状优秀的Ⅰ类无性系C-09,其平均单株产量达5.90kg;选出了性状优良的Ⅱ类无性系C-07,C-06,C-10,其平均单株产量4.72kg.优选无性系的平均单株产量遗传增益为31.53%,果实增大67.99%.  相似文献   
6.
锥栗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主成份回归分析对锥栗16个无性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速生性,抗性以及果实大小等性状,进行了定量的综合评价,对无性系各性状的观测数据作线性正交交换,使它们转变为一组互不相关性的特征性状,彼此独立地参入综合评价,提高了综合选择的准确性,筛选出了综合性状优秀的I类无性系C-09,其平均单株产量达5.90kg,选出了性状优良的Ⅱ类无性系C-07,C-06,C-10,其平均单株产量4.72kg,优选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海拔锥栗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锥栗 (Castanea henryi)属壳斗科 ,栗属植物 ,是我国南方著名干果与木本粮食树种。锥栗果实含淀粉6 4 .2 % ,蛋白质 7.6 % ,脂肪 7.1 7% ,水溶性总糖 1 2 .5 7% ,1 7种氨基酸 ,多种维生素及无机盐。基中维生素 C含量达 3 0 .2~ 40 .8mg/1 0 0 g,其营养价值高于面粉、大米和薯类。锥栗可以鲜吃、炒食、菜食、清炖 ,还可以磨粉制作糕点等副食品 ,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锥栗在福建省栽培历史悠久 ,2 0世纪 90年代以前处于粗放管理 ,90年代以后提高经营水平。本文探讨锥栗不同海拔的栽培试验 ,为山区锥栗栽培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地概…  相似文献   
8.
锥栗无性系产量变异及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选优,进行无性系测定表明,锥栗优树于性系在产量性状上有着极显著的差异,高产无性系是最低无性系产量的2倍,超过平均产量的57.03%,每年平均单株产量达5.92kg,每亩产量可达236.8kg,根据生产力指数,将参试的16个无性系分为4类,其中高产的无性系2个,遗传增益达45.20%,较高产无性系3个,平均遗传增益23.54%。  相似文献   
9.
锥栗优良无性系结实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多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锥栗基因型×年份互作效应不显著,无性系产量年度间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按Alard(1960)提出的稳定性测度计算,不同无性系年度间单株坚果产量的稳定度不同,C-03、C-04、C-02和C-16具有较高的稳定度,C-16、C-10、C-07和C-13则具有优良的群体缓冲性.无性系内分株间结实量相差可达2.43倍,C-01、C-02和C-05等系内变异系数较小,其“个体缓冲性”较大,无性系分株间生长较一致,重复力好.  相似文献   
10.
在锥栗的主产区建瓯市开展锥栗优良无性系选择,经过选优、嫁接,建立了16个无性系品种园,开展了无性系测定.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对丰产性、稳产性、抗性等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乌壳长芒(C-09)、黄榛(C-06)、白露仔(C-07)、油榛(C-10)等4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