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秋洋芋稻草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中稻收获后的茬口田,采用免耕土表播种,播后施肥再覆盖稻草栽培洋芋的一种新方法。该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时、保温、保湿、防渍、除草秸杆还田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水分的表面蒸发和雨水对表土肥料的淋失,提高土壤的供水,保肥能力,增产增效等功能,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秋洋芋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技术一般比翻耕非稻草覆盖栽培每667m^2增产15%-20%。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豪单168是重庆市弘洲种业有限公司用F0048×Y0350选育出的中熟、中秆、适应性强、抗性好的典型稀植大穗型杂交玉米新组合。200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渝审玉2006015)。该品种由重庆市弘洲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开发,适合海拔700111以下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稻-洋芋-洋芋免耕示范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三熟制免耕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是:选择适宜稻田,安排好各作物的茬口,选好良种、合理密植,适期播种、开沟排水,推行窄幅深沟高厢,抓好化学除草、秸秆还田,科学施肥,加强田管确保高产。  相似文献   
4.
稻田水稻秋马铃薯两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2005年在长龙乡龙安村一社示范,水稻获得了667m^2节省翻耕费20-30元,增产28kg优质稻谷(每kg按1.4元计),共计增收节支5969元;秋马铃薯展示片1.6,经技术人员实地挖方测产,667m^2产达1226kg(按市场批发价每公斤1.4元计算),产值达1716元,667m^2纯收益1200多元。实施本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时,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垫江县一项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稻田深度开发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钾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表明,增施钾肥能提高大白菜地上部的生物学产量和净菜率,增产效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又有所下降;增施钾肥能有效地提高叶球叶帮和软叶中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叶球的帮叶比,明显地改善叶球品质。同时,随施钾量的增加,软叶和叶球中的NO3-含量明显减少。叶帮和软叶中硝酸盐含量与施钾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9*和-0.989**。  相似文献   
6.
水稻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曲病近年来逐渐上长升成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然而多数农民对此病害重视不够和缺乏防治知识,为此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近年来生产实践,介绍了稻曲病的危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萝卡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糖和钙、磷、铁等矿物盐类,既可生食又可炒菜做汤。若加工成胡萝卜脯、胡萝卜干和胡萝卜汁,则更别有风味,是一个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8.
胡萝卜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糖和钙、磷、铁等矿物盐类,既可生食又可炒菜做汤,若加工成胡萝卜脯、胡萝卜干和胡萝卜汁时,风味特别,是一个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生产值每亩在3500元以上,是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一、选择优良品种1.超级黑田五寸人参从日本引进,根  相似文献   
9.
2004—2005年两年稻茬油菜保护性耕作栽培大面积平均单产115.2kg/667m2,平均每667m2节本增收达59.2元。实施本技术具有免耕省力、秸秆还田、培肥地力、保持水土,保护生态,农民易接受的特点,是一项先进实用的保护和改良稻田耕层土壤,提高稻田综合生产能力的新技术。其主要技术如  相似文献   
10.
中稻—秋马铃薯—春马铃薯三熟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冬闲田,充分利用我县秋冬季光热资源,提高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在长龙乡龙安村1社进行了免耕种植水稻-免耕稻草覆盖秋马铃薯-免耕种植春马铃薯三熟增效栽培技术示范研究。该栽培模式是集水稻旱育秧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秋马铃薯、春马铃薯技术、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有机整合。该模式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培肥地力、保持水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