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40篇
  106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瓜类蔬菜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瓜类蔬菜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光照、温度、CO2浓度、水分、矿质营养、叶龄、叶住及嫁接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Tolerance to low-phosphorus soil is a desirable trait in soybean cultivars. Previous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studies for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bi-parental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and few reports from natural popul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QTLs that regulate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in soybean using association mapping approach.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five traits (plant shoot height, shoot dry weigh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phosphorus acquisition efficiency and use efficiency) comprising a conditional phenotype at the seedling stage. Association mapping of the conditional phenotype detected 19 SNPs including 13 SNPs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five traits across two years. A novel cluster of SNPs, including three SNPs that consistently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s over two years, that associated with more than one trait was detected on chromosome 3. All favorable alleles, which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mean of conditional phenotypic values of each trait over the two years, could be pyramided into one cultivar through parental cross combination. The best three cross combinations were predicted with the aim of simultaneously improving phosphorus acquisition efficiency and use efficiency. 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tic basis of phosphorus deficiency tolerance in soybean.  相似文献   
3.
以番茄为试材,分别在缓苗后期、现蕾期和坐果期喷施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在坐果期喷施后的10、20、30d时,比较分析了番茄形态及生理生化等各项指标,以探究其对设施番茄生长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次生代谢产物可明显促进番茄生长和缓解低温对番茄植株造成的伤害,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组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15.00%、7.35%和14.29%。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3.27%、15.00%和19.5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8.46%、27.59%和43.93%。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0.45%、12.54%和14.69%。说明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Micro-Tom番茄为试材,在营养液水培条件下,对果实发育成熟期补光(B)、果实发育期补光(B1)、果实成熟期补光(B2)下番茄植株生长、叶片光合参数、果实质量、果实品质、根系形态、矿物质离子平均吸收速率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明确增补蓝光对番茄生长、果实品质、养分吸收的调控效果.结果 表明:B1处理能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与果实膨大,增加果数、提高果实质量,与B处理的效果一致;B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根系生长各项指标,B1处理显著促进主根的伸长,而B2处理对番茄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B1处理或者B2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与不补光处理差异不显著;B1与B补光处理显著提高了NO3-N、PO4-P、K+、Ca2+、Mg2+平均吸收速率;B1与B补光处理通过促进PO4-P与K+吸收,间接促进坐果,加快番茄果实发育,促进成熟与果实着色.因此,B1补光处理能达到与B补光处理相同的效果,优于B2处理.在低耗能补光策略上可以考虑采用果实发育期补光.  相似文献   
5.
以峨眉蔷薇种子为材料,低温冷藏后取出,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微生物营养剂进行暖温催芽处理,以零添加、零处理为对照,研究探讨了不同碳、氮质量浓度的微生物营养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营养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萌发率,促进种子快速萌发;较适宜营养剂,即蔗糖、酵母膏质量浓度分别为5、1.0g· L-1;质量浓度最高的组合效果最差,较低的碳源、氮源质量浓度组合表现出较好的综合促进作用,推测可能与微生物的活动周期有关,最适的营养剂质量浓度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缺镁对菜薹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缺镁对菜薹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菜薹叶片净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 且均随缺镁程度的加大而降低, 缺镁还使Pn的高峰提早出现; 缺镁降低了叶片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饱和光强下的Pn max; 缺镁使叶片的CO2 补偿点提高, CO2 饱和点下降(Mg 1 mmol·L - 1 ) 或提高(Mg 0) , 饱和CO2 下的Pn max下降。菜薹叶片细胞间隙CO2 浓度的日变化、对光强和外界CO2 浓度的响应受缺镁处理的影响很小, 表明缺镁菜薹光合作用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7.
阿克苏地区鸡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呈世界性分布、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鸡病之一。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在各种鸡病中,球虫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胡椒瘟病病原菌对常用的12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胡椒瘟病病原菌对不同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69 %烯酰吗啉·锰锌WP、25 %甲霜·霜霉WP、50 %烯酰吗啉WP和36 %霜休锰锌WP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好且敏感性高,EC50分别为1.862 1、1.129 8、3.419 8和6.309 6 μg/mL;50 %琥铜甲霜WP次之。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枯草芽胞杆菌ATCC6633株等材料,研究了诊断苯丙酮尿症(Pkl)Guthrie检验的有关条件。其结果为,以2.00×105/mL菌孢子浓度,0.5%琼脂含量并制成3mm厚的Demain培养基,最适宜Guthrie检验。  相似文献   
10.
旨在建立快速、高效、精准检测FecB突变的荧光qPCR技术,为滩羊多羔性能研究、群体改良及肉用多羔滩羊新品系培育提供技术支撑。基于荧光qPCR技术基本原理,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开发基于荧光qPCR检测绵羊FecB突变的方法;对85只已知FecB基因型的健康、适繁雌性滩羊血液基因组DNA样品分别采用PCR-Sanger测序法、TaqMan探针法和荧光qPCR法进行FecB基因分型,统计3种方法的准确率;采用开发的荧光qPCR方法对939只健康、适繁滩羊进行FecB基因分型,统计不同FecB基因型经产母羊的产羔率。结果表明,使用TaqMan探针法、PCR-Sanger测序法和开发的荧光qPCR法对已知FecB基因型样品检测的比较中,荧光qPCR法对各基因型鉴定的准确度均达100%,高于前两者。939只滩羊FecB基因分型结果显示,6只滩羊为FecB突变纯合型(BB)、57只为杂合型(B+)、876只为野生型(++),BB型、B+型和++型滩羊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4%、6.07%和93.29%,其中B等位基因频率为0.04,+等位基因频率为0.96;监测母羊群体的产羔数发现,FecB突变纯合型滩羊产羔率为166.67%,突变杂合型滩羊产羔率为153.12%,野生型滩羊产羔率为105.78%,纯合突变型和杂合突变型母羊群体的产羔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群体(P<0.01)。综上所述,与TaqMan探针法及PCR-Sanger测序法相比,本研究建立的绵羊FecB突变荧光qPCR分型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廉价高效的优点,在绵羊的分子选育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同时本研究证实了滩羊FecB突变可显著提高母羊产羔率,为多羔滩羊的分子选育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