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红铃虫是世界性的一大虫害,遍布世界产棉国中的71个国家。我国棉区受到感染,特别是对长江流域棉区威胁最大。为了发挥抗虫品种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作者从1982年开展了抗红铃虫棉花品种的鉴定与筛选工作。鉴定方法采用:(一)田间大罩笼(0.05—0.07亩)种植接蛾;(二)大田棉花列区自然受害比较;(三)直接接卵与  相似文献   
2.
棉株不同部位棉酚含量及其与表型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酚是棉属和某些棉葵科植物所特有的一种类萜烯多元酚类物质,它存在于棉株各部的油腺内。棉子仁及棉花很皮中含量较高,高棉酚品种的花蕾及叶片中亦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3.
棉花对红铃虫的抗虫作用约在八十年前就已被注意到了。如早熟品种可免受红铃虫危害。此后相继提出红铃虫在三裂棉(Gos-Sypium trilobum)上不能发育成长;瑟伯氏棉(G. thurberi Todaro)及辣根棉(G. ar-  相似文献   
4.
红铃虫的雌雄,不但成虫的雌雄容易区别,就是老熟幼虫或蛹的雌雄也可以区别开来。 成虫:后翅,雌者具有翅韁三根;雄者只有一根。雌蛾尾端园孔较雄者宽而长,雌者呈杏仁状;而雄者则呈梭状(图1)。雌蛾生殖器的产卵器为柔软的几丁质并盖有硬毛。生殖板心脏形。交配囊具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根据1950—1962年的部分研究结果。从红铃虫各期虫态发育与温湿度关系、食料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幼虫滞育的一些有关生态特性,来探讨它的发生规律。根据分析:西北无虫区的原因,主要是受冬季低温强度大,夏季温差大,湿度低的限制,红铃虫既不能越冬,又不能繁殖;已感染的地区,根据红铃虫的有效繁殖日数,可以划分为四个世代类型:即二代区、二三代区、三四代区和多代区。关于红铃虫数量变动原因,与发生基数、气候条件和繁殖期的食料条件关系最为明显。与此同时,也指出了不同地区控制红铃虫种羣数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棉花抗红铃虫工作迭有报道,而鉴定抗虫性方法,尚未系统介绍。1980年开始探研有关棉花品种抗红铃虫问题,选用了前人的方法,加以改进补充,现就棉花品种抗红铃虫鉴定方法与筛选标准试验验证资料,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