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高效氯氰菊酯以300和450mL/hm2、阿维菌素以600和900mL/hm2和噻虫嗪以150和300g/hm2均匀喷雾,防治越冬方翅网蝽,结果表明:施药后24h后,高效氯氰菊酯平均防治效果达99.51%;噻虫嗪可湿性粉剂的平均防治效果在98.10%;阿维菌素乳油平均防治效果为71.81%。说明这3种杀虫剂对越冬方翅网蝽均有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陆地棉中棉所12中克隆得到全长为1280 bp的苯甲酸/水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命名为GhBSMT1。预测该转移酶分子量40.8 kD,等电点6.12,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大小约41 k D的可溶性重组目标蛋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棉花中GhBSMT1在植物激素处理和棉铃虫取食后表达转录情况,发现GhBSMT1在棉花的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水杨酸甲酯(Me SA)处理能够引起GhBSMT1下调表达,而茉莉酸甲酯(Me JA)处理对靶标基因影响不显著。另外,棉铃虫取食棉株6 h或48 h后,GhBSMT1表达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GhBSMT1在棉花各组织均有分布并受外源Me SA调控,该基因的表达还被棉铃虫取食抑制。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在特定空间内,测定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对两种蚜虫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不同密度值下的捕食量。结果表明,荻草谷网蚜和禾谷缢管蚜种群数量同步增加时,EG-S值和EI值变化是从1到∞,EI值是在0到+1范围内依次增加,表明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喜好捕食荻草谷网蚜明显高于禾谷缢管蚜;荻草谷网蚜数量不变,禾谷缢管蚜数量增加时,EG-S值和EI值是从+1到0,EI值从-1到0范围内依次减少,表明异色瓢虫显明变种明显喜好捕食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数量不变,荻草谷网蚜数量增加时,EG-S值和EI值变化从+1到∞,EI值在0到+1范围内依次增加,表明异色瓢虫显明变种明显喜好捕食荻草谷网蚜。捕食量结果同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4.
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5种杀虫剂影响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对烟草叶片与烟粉虱复合体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状况下,烟草叶片释放的挥发物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无明显引诱作用,而烟草叶片受到烟粉虱危害后所释放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则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有明显的招引作用;在杀虫剂处理后,30%毒死蜱和25 g/L溴氰菊酯几乎不会影响到瓢虫的搜索行为,30%啶虫脒则会显著降低瓢虫对猎物的选择率,20%吡虫啉和1.8%阿维菌素处理后,则会明显有利于瓢虫寻找猎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温室中培育烟草幼苗,至9叶1心时,在第9叶片上用微量注射器注射不同浓度的杀虫剂安打100μL,24 h后测定烟草幼苗MDA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安打导致烟草幼苗MDA含量降低,抗氧化酶CAT、APX、GPX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