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淮安市20世纪60年代曾经发生过 ,多年来一直未发生 ,2000年该病在淮安市突发、爆发 ,全市发生面积10.4万hm2,占全市水稻栽培面积(22.6万hm2)的46 %。7月上旬受条纹叶枯病病毒侵染的植株全部表现发病症状 ,平均病穴率18 %左右 ,发病严重田块的病穴率高达95 %以上 ,平均死苗率5.72 % ,少数田块几乎绝收。1症状及发生特点1.1症状发病初期从心叶基部开始 ,叶脉褪色呈黄绿色、黄白色条斑 ,逐步由下向上、由里向外扩大成不规则的黄色条纹 ,心叶细弱扭曲并弯曲下垂 ,后枯死 ,发病严重的整…  相似文献   
2.
淮安市2004年玉米种植面积8.53万hm2,有30个左右的玉米品种,以农大108、澄海11号、郑单958、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为主体种植品种.2004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1.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55.36%,其中春玉米40%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5.6%,夏玉米61.5%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15.9%.以农大108、登海11号、郑单958及西玉3号抗病性较好,而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中科1号、浚单18号抗性很差,病株率最高达44.3%,由于品种结构、冬季气候、昆虫种群变化等原因,导致粗缩病逐渐上升为玉米的主要病害.因此,研究分析其发生动态、制定综合防治对策,对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保证玉米的优质高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于全国性检疫病害,在盱眙县1991年开始查见,后经多年综合治理,到1998年基本绝迹。近几年,由于种子市场放开,未经检疫或检疫手续不完备的杂交稻种。从安徽、湖北、浙江、四川等省通过各种途径流入盱眙县。2004年县植保站调查,再次发现有部分地区稻田发生细菌性条斑病,2007年发生面积突增,全县达到333.3hm^2。感病的品种主要有D优527、协优507、扬两优6号、川香优2号、两优培九等。2005年调查发现,该病往往与白叶枯病混合发生,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淮安市2004年玉米种植面积8.53万hm^2.有30个左右的玉米品种,以农大108、澄海11号、郑单958、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为主体种植品种。2004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1.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55.36%,其中春玉米40%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5.6%,夏玉米61.5%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15.9%。以农大108、登海11号、郑单958及西玉3号抗病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三化螟在我市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已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害虫。因此 ,该虫的测报是否准确显得非常重要。为此 ,2001年市植保站布置淮阴、金湖、盱眙3个县(区)对三化螟产卵规律进行观察 ,现将观察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1调查方法在各代三化螟产卵高峰期内 ,调查长势嫩绿的杂交稻(汕优63)、粳稻(武育粳三号) ,调查一定数量的稻株 ,每株从上到下各个叶片正反两面调查 ,分别记载各叶片正反面上的卵块数。共查得卵块数杂交稻1代224块 ,2代305块 ,3代312块 ;粳稻1代228块 ,2代318块…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择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的最佳药剂,用8%菌克毒克水剂、36%菌毒净可湿性粉剂、20%龙克菌悬浮剂、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按药剂种类和用药次数进行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6%菌毒净900g/hm2防效最好,用药2次防效达到67.8%;各药剂处理用药2次的防效均高于用药1次的防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