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何希树 《植物保护》1992,18(3):35-36
随着小麦白粉病发生日趋严重,国内报道其病情调查方法所见有7、8种之多,作者从中选择王晓军、刘孝坤等和陆锡康等的3种方法于1989-1991年在本校实验农场进行了验证比较。 一.方法 供试品种为当地感病品种扬麦5号(3种分级方法见文献)。 病情调查:于小麦扬花末期,选长势均匀的田块,随机取9点,每点20株3次重复,分别按3  相似文献   
3.
安庆早稻重申颈瘟十三年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4.
何希树 《植物保护》2002,28(1):23-25
经多年调查研究 ,初步明确引致安庆地区小麦成株期叶枯病的病原主要为 4种真菌 ,其中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发生最普遍 ,雪霉叶枯菌 (Gerlachia nivalis)危害最重。一般是几种叶枯病混合发生 ,较少单一出现。病害由下向上蔓延 ,中下部叶片发生多 ,小麦中后期多雨高湿病重。不同品种抗病差异明显。两年药剂试验表明 ,复配剂36%粉霉灵悬浮剂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广大农民群众反映,稻田里经常发生一些由病害、虫害引起的症状非常相似的黄叶、叶斑、枯心、青枯、紫杆、穗颈枯、白穗等,极易混淆,影响对症施治。特此,根据本人实践,谈谈诊断识别这方面的体会。一、正确识别水稻病虫害症状的重要性田间经常出现的一些黄叶、叶斑、枯心、青  相似文献   
6.
1981~1993年的十三年情况表明,安庆早稻穗颈瘟发生程度主要随着当家品种长期大面积种植而加重。据此,提出及时更换和坚持搭配抗耐病品种为根本措施,推广氮磷钾配方施肥和把握破口──齐穗期喷好关键药三大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 安庆地区自70年代后,随着白菜型感病品种的淘汰,逐步推广甘蓝型油菜,病毒为害一度很轻。但自1980年以来,甘蓝型油菜病毒病也在逐渐加重。1980、1982、1984三年都大发生,特别是1982年大流行,当地中熟品种当油早1号发病率竟高达95.6%;1984年发病率也高达73.55%。关于药剂治蚜防病研究,60年代初,陈鸿逵等在白菜型油菜上进行过苗期治蚜结合肥水管理的防治试验,播种期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1.5公斤撒施畦面,再于两片真叶开始,连续用乐果及二二三、六六六混合液治蚜4次,并加强肥水管理,效果达84.7%,这为药剂治蚜防病提供了实践依据;陈昌兰等报道,在进行综合防治研究中,掌握翅蚜消长规律适时(翅蚜高峰期)药治2次的措施,可起到  相似文献   
8.
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紫鞘病为探寻防治稻纹枯病和紫鞘病的有效药剂,我们试用双效灵、抗枯灵和常用药剂多菌灵、托布津、粉锈宁、井岗霉素等6种杀菌剂,于1989-1991年在本校实验农场早稻上进行防治效果比较试验。3年中用感病早稻二九青、华矮837于拔节孕穗...  相似文献   
9.
豇豆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目前国内一些资料介绍豇豆根腐病是由Fusrium solani f. phaseoli(Burkh)所致,对这种菌能否引起茎腐未作报道;而所见报道的豇豆茎腐病是由亚大茎点菌[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i)Ashby]所致;据黄健坤等报道,Phytophthora vignc Purss是造成广州长豇豆“死藤”的重要病原菌[1984,《植物病理学报》,14(4):193—198]。1985年以来,安庆地区豇豆经常严重发生烂根、烂茎、死藤的枯萎病,特别是当地春植主要品种“一点红”豇豆常成片病死,严重威胁豇豆生产。为探讨安庆豇豆枯萎病的病原、发生因素和防治措施,我们于1985—1988年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小麦雪霉叶枯病的症状、病原菌及成株期病情分级方法等。该病害在我地典型症状为大斑叶枯;确定病原菌无性阶段为Gerlachianivalis(Ces.exSacc.)GainsandMull.(雪腐捷氏霉菌),有性阶段为Monographellanivalis(Schaffn.)Mull.;成株期采取由下向上对中、上位三片叶及其对路分4级标准调查法,经方差分析和SSR测验表明符合实际;品种间抗病差异明显,小麦中后期多雨病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