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何石兰  刘增亮  刘晓妹  蒲金基  谢艺贤 《果树学报》2011,(3):474-478,后插2
于2009年在云南发现一种杧果新病害,搞清其病原菌与生物学特性,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通过常规鉴定和rDNA-ITS序列克隆鉴定明确了该病的病原菌为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lose-um),并将该病害命名为杧果粉红聚端孢叶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淡翅小花蝽对豆大蓟马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测定了淡翅小花蝽各虫态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能力、寻找效应、捕食选择性及自身密度干扰反应。结果表明:一定的猎物密度范围内,淡翅小花蝽各虫态对豆大蓟马的捕食作用均符合Holling Ⅱ功能反应模型,淡翅小花蝽各虫态的捕食量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增加而下降。淡翅小花蝽若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的增长而提高,5龄若虫的日捕食能力最强,为42.9头。淡翅小花蝽5龄若虫对2龄若虫捕食率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经拟合获得的干扰模型为E=0.412P-0.822,分摊竞争模型为I=1.042lgP+0.071。猎物偏好性试验结果表明,淡翅小花蝽5龄若虫和成虫均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的偏好性明显高于成虫。研究结果表明淡翅小花蝽对豆大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控潜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