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播种方法和覆盖方式对山核桃秋播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山核桃秋播育苗出苗率和苗木质量,研究3种覆盖方式和2种播种方法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营养钵点播覆草出苗率最高,苗木质量最好;苗圃地条播覆草+遮阳网处理育苗效果次之;条播后覆薄膜出苗率低。建议山核桃秋播育苗采用营养钵点播后覆草,出苗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2.
高羊茅品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1996年本所试验园进行了高羊茅品种特性对比试验,经过对供试草种的密度,均匀性,色泽,抗性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品种,只要养护水平能跟上,在合肥地区均能保持四季常青。  相似文献   
3.
种子直播建立高标准银杏采叶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用型银杏采叶园,已成为当今银杏栽培的最主要模式。种子直播建立银杏采叶园,使生产成本大大地降低,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笔者从①种子的选择;②种子贮藏与播种方法;③覆盖技术;④根外补肥技术入手,旨在解决种子建园中的出芽率问题、病害问题、采叶量问题。为我省的银杏采叶园建设提供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安徽省板栗产业发展现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加强资源利用,调整品种结构,加快示范园建设,培育龙头加工企业等推进板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安徽省的地理和经济条件,通过对葡萄避雨设施结构改良和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包括品种的选择,棚膜管理温度、湿度和光照调节,花期管理,保花保果,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葡萄整形修剪,土、肥和水的综合管理等葡萄优质高效避雨栽培技术,为安徽高温多雨地区葡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桃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桃采用试管苗组织培养快繁 ,以 0 .1%HgCl2 +0 .0 1%吐温消毒早春室内萌芽材料 ,6min就可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在MS培养基内附加 6-BA 1.0mg/L和NAA 0 .0 5mg/L ,茎芽繁殖系数较高 ,苗粗壮 ;以 1/2MS +0 .4mg/LNAA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了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加快标准园建设、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山核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枣锈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枣锈病病原及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和防治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并提出了枣锈病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葡萄钙素营养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葡萄缺钙表现的症状及原因、葡萄对钙的吸收、运输和分布、钙的生理功能、钙防治果实生理病害的作用机制、钙对果实生理病害的影响、葡萄果实耐贮性研究、葡萄增钙措施等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并就今后葡萄科研和生产钙素营养的吸收与调控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裂果是影响枣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明确安徽地方枣种质抗裂特性,为筛选抗裂种质及生产提供依据。通过连续多年观察发现,安徽地方枣品种存在3种裂果方式(纵裂、纵裂+横裂、不规则裂)和4个裂果等级(极抗裂、抗裂、中等和易裂)。在极抗裂和抗裂类型中,加工及制干品种占的比例较大,中等及易裂类型中鲜食品种占的比例较大,且多为优良鲜食品种。不同抗裂程度品种的果皮结构差异明显,加工类品种的蜡质层厚,果实表皮细胞层数多(6~7层)、细胞厚度均匀,多表现为抗裂性强;鲜食类品种的蜡质层薄,果实表皮细胞层数少(3~4层),表现为抗裂性弱。蜡质层厚度、表皮细胞层数作为评价枣果抗裂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