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草原土壤养分含量与气象因子(地温、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表明,草原栗钙土全量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与温度关系密切,与降水量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化的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信息化设计,构建基于网络管理的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信息系统。根据流程式理念,采用不同用户、不同管理权限的方式构建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信息系统,其中包括成果信息填报、成果信息审核以及成果查询检索等模块,利用查询检索功能实现了林业科技成果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林业科技成果与互联网的结合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可为信息化环境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草原土壤养分含量与气象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草原土壤养分含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表明,草原栗钙土全量养分与温度关系密切,与降水量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恢复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研究了退化草地围封后恢复过程中翻耕,耙地和人工补种(羊草+豆科)措施对土壤水分与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封育措施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最为明显,封育5a土壤表层有机质增加了0.54%;封育8年增加了1.06%,土壤全氮全磷亦有明显增加,土壤表层含水量增加了3.2%;围栏内封育2a后,翻耕措施对增加土壤水分,养分均高于人工补种(羊草+豆科)和对照;封育8a,各种措施之间有趋同性,但羊草+豆科措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为探明浑善达克沙地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于 1 998一 1 999年在浑善达克沙地中部取样分析了地形和植被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及生长季内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发现在坡度 <1 5°时 ,随坡度的增大 ,土壤含水量降低 ,在坡度 >1 5°时 ,沙丘阴坡上土壤的含水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高沙丘阳坡的土壤含水量 ,受坡度的影响很小 ,略有降低。由于沙地土壤类型复杂 ,土壤剖面变异也比较大 ,所以随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动态特征在不同土层也有差异 ,表土层 ,春末夏初之前土壤比较干 ,以后在波动中上升 ,8月份土壤含水量比较大 ,8月底以后又迅速下降到春末夏初的水平。心土层则在前期土壤比较湿润 ,而后逐渐下降 ,在 6月中旬至 7月中旬出现土壤含水量的低谷 ,7月中以后又逐渐升高 ,并在 8月底达最大含水量 ,9月中旬后又降到年初的水平。6、7月间含水量的低谷可能是由于植物大量耗水造成的。表土层和心土层 (70 cm以上土层 )在 9月上旬基本降到了5月初的水平。但底土层土壤含水量在波动中升高 ,9月上旬虽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 5月初的土壤湿度。在某些地形部位 ,随植被盖度的增加 ,土壤含水量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白蘑圈对牧草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世英  阎伟 《中国草地》1997,(6):33-35,45
白蘑菇的食用价值早已被人们认识和利用。而任何一种生物除了其直接价值外,还有间接价值。每当夏秋季节,在广阔的典型草原上常形成一种特殊的景观-“蘑菇圈”。凡是生长的“蘑菇圈”上的牧草,其长势与周围的牧草有显著差别。为此,对与白蘑菇生长在一起的牧草产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草原栗钙土养分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草原栗钙土的养分状况。通过研究初步表明,草原栗钙土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在人为活动很少干扰下,不同年份间含量变幅较小。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强度,在其它环境因子相似条件下,给土壤温度关系密度。  相似文献   
8.
为增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分析了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特征,总结了主要的推广方式,提出了今后科技推广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土壤退化与草地退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内蒙古草原在畜牧业生产及环境生态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草地退化比较严重 ,土壤是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环境 ,土壤退化与草地退化关系十分密切 ,都受到自然因素与生产活动的影响 ,但土壤退化比草地上植被的退化缓慢 ,土壤具有较强的抗拒退化的能力 ,它是土壤性质的综合表现 ,可以称之为土壤稳定性 ,土壤的稳定性是支撑草地生产稳定和恢复的重要因素 ,在评价与改良退化草地时 ,要充分了解土壤的退化程度 ,引起退化的主导因子 ,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牧压强度对草原土壤水分、养分及其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本文通过对不同放牧强度的研究表明 :随着牧压强度的增加 ,土壤表层 (0— 2 0 cm)水分含量明显下降 ,土壤容重与硬度增大、孔隙度减少 ;土壤全量养分下降 ,但速效养分则显著升高 ;植物群落高度降低 ,地表盖度下降 ,地上生物量较大幅度减少 ,特别是优质牧草生物量减少迅速。因此 ,放牧强度是影响草场退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