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1.
通过对1981~1990年辽宁省大豆蚜虫10个系统观测点(观测圃)相关普查,得出辽宁省大豆蚜虫总发生程度10年的严重顺序与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试验田逐年峰日蚜量的严重顺序相关极显著(r_1=0.9152),同时与其6月1、6、11日3次调查的有翅蚜量之和的严重顺序相关显著(r_2=0.7939),依此制作辽宁省大豆蚜虫发生程度内插预测表。用6月1、6、11日3次调查有翅蚜量之和内插到相近年份间进行预测。预报准确,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越冬场所及传播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洲斑潜蝇在辽宁省等北方地区的越冬场所及转换、传播途径,在某些方面与温暖的南方地区不同。搞清楚后,可为持续性综合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对此,我们采用纱袋越冬试验、跟踪调查、田间(保护地、露地)定点定时调查和市场检疫等方法进行了研究。1越冬场所据国内外相关...  相似文献   
3.
大豆食心虫是辽宁省大豆生育后期的主要害虫,每年发生面积187~396万亩,全省平均自然虫食率6.8~22.8%,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由于食心虫的发生和为害年度间差异较大,如何能提前预测当年的虫食率,适时指导大面积的防治,则成为迫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搜集了1981—1990年共10年的全省大豆食心虫测报站、点的观测圃和一般大豆田自然不防治地块的虫食率平均值,和全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1996年3月至1997年12月采取室内、外和温箱饲养、结合田间定点、定时调查等方法,对美洲斑潜蝇与发生规律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美洲斑潜蝇的卵、幼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有效积温分别为14.63、11.94、13.64、16.50、13.69℃和40.58、59.73、102.19、15.38、203.06℃;该虫生活史,在辽宁省一年发生12代以上完成一个世代一  相似文献   
5.
对美洲斑潜蝇防效、成本、毒性、残留、生态环境、抗性、药源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选择不同方法、不同类型农药、组装配套持续性控制技术,供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衡发展。1加强植物检疫,依法开展封锁防治1.1美洲斑潜蝇发生高峰期,严禁发生区的...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是辽宁省棉、粮、菜等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据目前调查研究分析,此虫在我省基本不能越冬,其虫源主要来自黄淮流域。为弄清当年各代虫源性质、比例,给发生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在参考有关资料(李汝锋等,1987)的基础,制定了本省棉铃虫卵巢发育的分级,方法简单,便于掌握。1 试材来源和方法1.1 于1992年7—9月,采用20瓦黑光灯和杨枝把逐日诱到的雌蛾;同期从棉田采集500头幼虫,带回室内饲养,至羽化为成虫。  相似文献   
7.
高粱蚜是高粱的重要害虫,防治不及时可造成大量减产。每年如能提早、准确地发出预报可以提前为各级领导提供虫情,及时准备农药、械,适时开展防治。为加强高粱蚜综合治理,提高对高粱蚜发生程度预报的准确性,急需组建中期预报数学模型。为此,辽守省农科院植保所同辽宁省植保站、铁岭农科所、辽中县植保站等11个单位协作,从1984年7月开始利用微型机进行高梁蚜中期预报模型的研究.一、资料来源1984—1986年收集了开原、康平,铁岭、凌源、辽阳、朝阳、建昌、辽中、锦州、黑山等市县农科所(植保站)1970年次近1400组高梁蚜系统调查资料及有关气象数据。  相似文献   
8.
在前研究基础上继续研究不同因素(乙醇浓度及原料配比)对尿素包合结晶物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包合工艺提供理论参考。在前研究筛选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设计单因素试验,采用显微镜观察乙醇浓度和原料配比对结晶物形态和直径大小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检测其γ-亚麻酸(GLA)纯度。结果表明:95%较80%和65%乙醇包合效果相对更好,形成的结晶物多且完整粗大,GLA纯度明显升高;同时一定乙醇浓度下,乙醇量适宜增加,所形成晶体完整、粗大而纯净,GLA纯度和得率均有所升高;而尿素量适宜增加,包合相对更完全,所形成的晶体越多越长越粗,GLA纯度也越高。乙醇浓度和原料配比对尿素包合结晶物的影响均显著,通过观察其形态及数量变化趋势,来反映并优化指导包合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