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白垩病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疾病,不同蜂群间的抗白垩病能力强弱差异检测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意蜂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的差异.采用DPS软件方差分析系统分组实验统计分析和Tukey法多重比较,对4群患病蜂群和4群健康蜂群自然状态和接种蜜蜂球囊菌病原状态下的3次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不同蜂群间的抗病能力有差异;1号蜂群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前、后蜂群患病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蜂群(p<0.05);用白垩病死尸粉末拌入花粉饲喂的方法可以有效诱发蜂群发生白垩病;实验筛选出抗白垩病能力强、弱的蜂群为抗白垩病相关分子标记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选取"蜂强1号"意蜂33群,福州本地意蜂30群,每群分别测定10只工蜂的形态指标(吻长、前翅长、前翅宽等34个形态指标),同时分别测定两个意蜂蜂种的11个蜂群(每个蜂群抽取5~6只)刚出房工蜂的初生重。实验结果表明:两个意蜂蜂种34个形态指标中,19个指标差异极其显著(P0.01),5个指标差异显著(P0.05),刚出房工蜂初生重差异极其显著(P0.01);两个蜂种的工蜂吻长、前翅面积、3+4背板长等重要形态指标差异极其显著(P0.01),且"蜂强1号"意蜂大于福州本地意蜂。这些结果表明"蜂强1号"意蜂的采集力可能大于福州本地意蜂。  相似文献   
3.
浅析“两优培九”与“协优63”再生稻穗粒结构区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了两优培九和协优63再生季的再生能力和穗粒结构,发现再生季高产的主要因素协优63是穗数多,而两优培九是穗粒数多。对进一步提高两者再生季的产量提出了针对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7年修水县三都镇的部分迟熟一季稻和早熟二晚,遭受了严重程度极为罕见的稻蝽蟓(俗称臭屁虫)为害(主要是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eus,占80%以上,其次是稻棘缘蝽Cletuspunctiger),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受害面积为9.3hm^2,其中绝收面积达5.5hm^2,损失30%-70%的面积有2.7hm^2。损失稻谷达4.9万昭。此次稻蝽蟓严重为害的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却是修水县有史记载以来危害最严重的一次。同时,这也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一课:次要害虫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蜜蜂白垩病(chalkbrood disease)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apis)引起的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疾病,该病已蔓延至世界各地并对养蜂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20个患白垩病蜜蜂黑色干尸混合50 g花粉粉碎,用蜂蜜混和制成条状花粉饼对意蜂蜂群进行人工接种感染,发现意蜂蜂群在接种前后患病个数差异显著(P=0.0227);自然情况下发病率差异显著不同组的蜂群之间在接种感染前后患病个数差异均显著(P=0.0238和P=0.0211),证实了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确实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封盖子脾冷冻法检测了5群意蜂蜂群的清理能力,发现蜂群内幼虫的患病个数与清理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 87),说明蜂群清理能力越强患白垩病的个数越少。采用蜂群白垩病人工接种方法对3个中蜂蜂群进行接种感染,结果均没有发现中蜂幼虫患白垩病。采用封盖子脾冷冻法检测蜂群的清理能力,发现中蜂和意蜂蜂群的清理能力无显著差异(P=0.2638),提示中蜂蜂群的抗白垩病能力可能由其他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6.
油桃大多能自花授粉,但在保护地条件下,空气湿度往往偏大,花粉分散不良,又缺少露地条件下的传粉媒介,所以辅助授粉成为提高坐果率、实现丰产的关键环节。辅助授粉的主要措施有放蜂和人工授粉。本试验旨在了解几种不同授粉方法在大棚油桃上的应用效果,从而为大棚油桃的生产提供依据。1基本情况供试品种为曙光、华光、艳光。试验于2001年1月~2002年5月在新野县相距3公里的甲、乙两个大棚油桃园区内进行,两地均为砂壤土,地下水位和气象条件相同。两个园区于2000年2月栽植曙光、华光、艳光油桃,采用1.1米×1.0米高密度栽培,并建跨度12米、长55…  相似文献   
7.
7种农药防治蔬菜斜纹夜蛾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9年进行了康宽等7种农药防治蔬菜斜纹夜蛾药效试验,结果发现:参试药剂都表现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性等。但从安全性考虑,首选大面积推广的参试药剂是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15%茚虫威EC(凯恩)、2%甲维盐SG(定康)、24%甲氧虫酰肼(美满)、24%甲氧虫酰肼(雷通),为蔬菜斜纹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