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2~1984年我们发现棉籽粗提液对兔血红细胞的凝集力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有关。凝集力越强,棉种抗枯萎病能力越强:凝集力越低,棉种抗枯萎病能力越弱。1985~1986年我们又用二个感病棉岱字15和达棉一号:用十个抗病棉1。173—27、1。157—128、1。157—50,1。157—681、陕836、陕1155、80—159、86—1,临汾4023,鲁抗一号测定凝集物质的分布。方法是将棉籽去壳后,仔细地用解剖针分离种胚和子叶。然后乙醚脱脂,用一份子叶  相似文献   
2.
两个感病亲本和四个抗病亲本及它们正反交第一代的棉种粗提液对兔血红细胞的凝集力测定,结果表明:凝集力与抗枯萎病性存在相关现象。凝集力的强弱反映出棉花杂种第一代抗枯萎病能力介于两亲之间并偏向母本。  相似文献   
3.
棉花凝集素的抽提和专一性结合糖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H7.2,0.05mol/LTris-HCL缓冲液从高抗枯萎病棉花品种86-1种子脱脂粉中抽提出棉花凝集素,测定其专一性结合糖。结果表明:棉花凝集素的专一性结合糖是D-半乳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D-葡萄糖,棉花凝集素最适pH为6-8,具有较高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4.
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上最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分布广、危害重。种植抗枯萎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准确而快速地筛选抗源是抗病育种的前提。近年来,刘士庄等利用兔血球凝集技术以种子作为对象测定棉花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具有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5.
棉花凝集素与棉花枯萎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血凝技术检测棉花各阶段各组织的浸提液和棉花种子分离的蛋白质组分的血凝活性, 并进行枯萎病菌培养试验,结果发现:⑴棉花品种抗枯萎病能力与其种子血凝活性呈正相关;⑵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血凝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部位:种子的子叶,种子萌发阶段的胚根,棉苗生长阶段的根、茎的韧皮部、叶片以及授粉后种子形成的第45-55天直至成熟;⑶抗病品种种子浸提液及其分离的蛋白质组分能显著抑制枯萎病菌生长;⑷在一定范围内,较高(50-100g/0.1m#+2)的枯萎病菌菌量可能是棉花抗枯萎病基因充分表达的重要诱导因素,棉花凝集素的合成受棉花枯萎病菌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棉花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传播迅速,发病严重。关于棉花枯萎病的侵染机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产生了识别自己与非己的能力。当代著名植物病理学家J. E. Vanderplank(1978)指出: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7.
1984~1986年,把全国棉花抗病攻关品种(系)及有关单位的抗枯萎病育种材料109个,分为两份。一份种植在供种单位的病圃,调查苗、蕾期枯萎病发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另一份做室内棉种浸提液对晃血球的凝集力测定。试验结果,田间病情指数低的材料,棉种浸提液对晃血球的凝集力强,表现抗枯萎病能力也强,反之,田间病情指数高的材料,室内棉种浸提液对晃血球的凝集力则差,棉株抗枯萎病能力亦弱,田间和室内测定结果,两者基本一致,相关性测定达到极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目前在我国传播迅速,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9.
棉花种子粗提液对兔血红细胞的凝集力与棉花抗枯萎病能力相关;从棉子粗提液对兔血的凝集力可以预测棉种抗枯萎病性。快速测定棉种抗病性的方法是,将棉子重量与磷酸缓冲液体积比为1:5所浸泡的棉种浸  相似文献   
10.
1982~1984年的试验结果,棉花种子粗提液对兔血红细胞的凝集力和棉花品种抗枯萎病的能力存在一定的相关现象;提出了棉籽粗提液对兔血红细胞的凝集力可作为预测棉花对枯萎病抗性的一项指标。为了探讨在抗病棉中,引起红细胞凝集的组分能否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