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8月中旬,无锡市农业机械局对所属市(县)、区的农机保管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共随机抽查12个乡(镇)19个点的55台套中拖,12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4台插秧机。从所检查的19个点中,有16个点的农机具保管保养水平较高,能做到无故障,无泥土,无油污,无残留谷物。 农户私人购买的农机,特别是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保管保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江阴市申港镇缪家村的缪国清1995年购买了一台洋马联合收割机,到目前为止已净收入20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旨在为明确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为金刺梨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月—2022年1月,通过采用踏查法和灯诱法对安顺市2个主要金刺梨种植基地开展毒蛾调查与监测。【结果】共采集到毒蛾科Lymantriidae共7属12种,其中灯诱采集毒蛾成虫11种,踏查采集毒蛾幼虫6种。踏查发现6种毒蛾直接为害金刺梨;戟盗毒蛾与双线盗毒蛾3—11月可见,发生周期最长;盗毒蛾与黑褐盗毒蛾4—9月可见,榕透翅毒蛾7—9月、环茸毒蛾3—8月可见少量幼虫。针对成虫和幼虫分别编制了检索表,对取食为害金刺梨的6种毒蛾幼虫形态进行比较。【结论】本研究记述了毒蛾幼虫为害金刺梨的特征,编制了成虫和幼虫检索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6地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贵州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Matsumurasca) onukii]对茶园主要杀虫剂的抗性现状,采用室内浸梢法测定了贵州省安顺、六枝、清镇、都匀、湄潭、凤冈6地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对吡虫啉、茚虫威、吡蚜酮、联苯菊酯、啶虫脒、虫螨腈的抗药性。发现贵州小贯小绿叶蝉种群对吡虫啉处于敏感至中抗水平(抗性倍数2.39~13.65),对茚虫威处于敏感(敏感性下降)至低抗水平(3.11~5.83),对吡蚜酮处于敏感至中抗水平(2.67~13.68),对啶虫脒处于低抗至中抗水平(9.18~14.87),对虫螨腈处于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1.91~3.24),对联苯菊酯处于敏感阶段(1.16~1.57)。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的方法,并通过对食用油、花生、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加入50μL标准品溶液、50μL抗体工作液、50μL酶标二抗反应30 min变异性最小;ELISA试剂盒检测灵敏度高,对食用油、谷物、花生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最低检测限分别为88.82 ng/L和48.51、176.56 ng/kg;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符合相关规定;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南部地区稻飞虱越冬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贵州稻飞虱越冬情况,2010-2012年采用网捕、目查、灯诱等方法对贵州省南部地区进行稻飞虱越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今气候环境条件下,贵州南部地区(如,荔波的朝阳、永康等乡镇)有极少量灰飞虱与白背飞虱可在再生稻及自生稻上成功越冬,且长翅型多于短翅型,雌虫多于雄虫;越冬稻飞虱对贵州来年春季稻飞虱初始虫源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贵州三都一季中稻区褐飞虱主害代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贵州三都喀斯特褐飞虱主害代的发生规律,2009-2011年采用灯光诱测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该地区一季中稻区的褐飞虱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迁入代灯下诱捕虫量和田间虫量在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2009年单日最大诱虫量达6 688头,分别是2010年和2011年的15.3倍和2.5倍.2009、2010、2011年预测圃虫量高峰分别为10777、4 630、1 615头/百丛,但主害代均为第4代和第5代,始见日与主迁入峰日呈显著相关.不同年份、不同移栽期稻田第4代、5代褐飞虱各虫态发生程度不同,2010、2011年褐飞虱若虫高峰日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晚栽稻田成虫、若虫的发生高峰日均迟于早栽类型田;早、晚栽时间差异形成的水稻不同生育期并存,利于褐飞虱栖居、繁殖.天敌蜘蛛、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的种群消长具有同步性,但其自然控制作用不足以控制褐飞虱危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